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曼殊:无法救赎的自我--兼与李叔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曼殊皈依佛门是由于"壮士"的理想无法实现和"美人"的情意不能解脱之后的一种自我救赎,这种皈依是苏曼殊的一种外部行为,并非一种内在的真诚信仰,因此苏曼殊注定无法救赎自我.  相似文献   
2.
慎术与慎独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讲的是职业会影响一个人的品行。凡人心里大约都有邪恶的种子,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发芽、滋长。有些职业拥有较多较大的权力,而又缺乏  相似文献   
3.
疏离与被疏离是对鲁迅与左联关系的较为准确的概括。鲁迅对左联的疏离具有双重含义:其行为表象是鲁迅对左联工作的冷淡,包括与左联实际领导人的不合作和对新政策的不理解、不支持,而实质上这是鲁迅对左联由来已久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错误有了清醒认识之后的理性选择;左联对鲁迅的疏离也具有双重含义,那就是左联的实际领导人对鲁迅维持着敬重的表象,实质上他们在攻击着、欺瞒着、背弃着鲁迅。  相似文献   
4.
新感觉派小说的主题模式为"焦虑-狂欢-感伤",这一主题模式的凸现,使新感觉派小说较之同时代的文学流派,更准确地找到了小说在现代意义上的新感觉.  相似文献   
5.
正夏斌一身考究的西装,面容清癯。无框镜片后的深邃眼神,透露出一名经济学家的睿智与沉稳。有记者曾经这样描述他:"隔着镜片,眼神看起来有点‘毒’。他总是能最先发现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作为当下中国不是最有名但绝对最具影响力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坚持以自己的真知灼见纾国难、解民困,是夏斌矢志不渝的追求。以经济学家而高举理想主义的旗帜,故掌社稷之器尤显家国情怀,握如椽之笔能书春秋大义。"夏斌现象"多年来已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出版原创推新工程"自2008年正式启动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推出了二十余部优秀原创作品。这些作品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种体裁,它们或关注现实人生,或抒发真情实感,充分体现出青年原创作者的创作潜力。  相似文献   
7.
推定规则是认定案件事实、查明真相的一项重要规则和标准,本文主要通过探讨现实中推定规则的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心证公开、集体讨论的控制推定规则的方式,以其对推定规则的更好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女性家园的失落、女性生命的潦草、女性话语的困惑、女性救赎的虚幻四个方面表现了萧红的女性苦难意识。萧红的女性苦难意识使她及其作品具有独有的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于立足县域经济、以服务“三衣”为宗旨的农村信用社而言,经济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本身实力就比较弱的农村信用社来说,如何在国家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通过积极的创新寻找到一条发展壮大之路,提高自身实力,需要我们迫切的思考和在实践中探索。  相似文献   
10.
扩充读者策略的成功运用,是左联期刊在国民党“文化围剿”下能顽强生存下来的一个关键原因,这一策略主要包括与读者沟通和低价格两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