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7篇
统计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百姓富"与"生态美"的良性互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科学地评价两者关系,对国家或地区进行科学决策具有积极作用。把"百姓富"分解为居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将"生态美"具体化为居民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百姓富"与"生态美"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期为科学分析两者关系,搭建一个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在现代化过程中具体体现为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去年发生的政治风波,既破坏了政治稳定,又阻滞了经济发展,教训是深刻的,引发的问题是深远的,迫切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运用现代科学的系统哲学理论,对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这一重大的宏观社会问题和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李振国  席建国 《统计教育》2008,(7):34-38,42
国内关于蛛网模型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很少涉及蛛网收敛过程中向均衡解收敛的速度问题。本文通过建立线性的经济系统,在模型收敛的情况下,就模型收敛的速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通过影响市场上厂商的预测结构,使模型能够快速或缓慢的收敛到其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之和与农民工资性收入关系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民的纯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本文在VAR模型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农民工资性收入与我国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之和同步发展变化情况。并阐述了它们相互变动对自身和对方影响程度的传导机制。以此为依据。提出农民工资性收入与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之和应折衷发展。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国国情,把地区间对口帮扶关系纳入空间关联矩阵。进而,采用我国28个省、市1993~2010年的相关数据,探讨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影响因素,并重点检验了地区间的帮扶效应。结果表明地区间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空间溢出显著地提高了被帮扶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各地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存量的空间溢出和进口贸易溢出的国外R&D存量也对三者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有效率的产权长期得到保护的结果。只有在产权清晰  界定并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中 ,旨在降低交易费用的信用和金融制度才可以确立起来 ,资本交易也才可能是有利可图的 ,长期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低成本资本供给才可望得到保证。本文提出“产权——资本市场——效率”假说 ,认为只有先界定产权 ,才有真正的资本市场 ,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才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7.
席建国 《南都学坛》2011,31(4):119-124
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可以把省份间的对口帮扶关系纳入空间计量分析。根据我国28个省的面板数据,可以分析出各省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决定因素,验证存在帮扶关系的省份间的帮扶效应。研究表明:帮扶省份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存量对被帮扶省份的空间溢出促进了被帮扶省份的技术进步,但同时导致后者的技术效率下降,综合考虑,被帮扶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到了提升;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存量、进口贸易蕴含的国外R&D存量和各省之间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存量的空间溢出促进了各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但阻碍了其技术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将国外的国防支出作为影响我国国防支出的因素之一,扩展了Feder—Ram模型,并进行简单的理论分析。基于1988—2010年中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我国国防支出与私人部门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发现,"敌对"国(或地区)的国防支出增加会抑制我国私人部门的产出,而"友好"国(或地区)的国防支出增加会促进我国私人部门的产出。我国国防支出的增加会"挤出"私人部门的资源,进而阻碍了私人部门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中动结构由于其复杂的句法语义因素一直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中动结构形式主动,意义被动,用来表达一种性状特征。本文利用认知语言学的转喻思维来分析英语中动结构的认知过程,加深对中动语义概念的理解,也为今后中动结构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终于拨开了实践错位和理论偏向所加给市场经济的层层雾障。中国市场经济的实际进程远非现在的理论所能解释和概括的,实践迫切需要对市场经济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讨。这既是实践对理论提出的挑战,又是理论自我反思的结果。然而,以市场体制取向为目标的改革是一个制度创新过程。这样一种改革,绝不是我们在市场经济最一般的意义上取得共识就能完成的,更何况,所谓的“共识”是如此脆弱,以致于经不住稍微深入的讨论和改革实践的冲击。我们注意到,改革开放的一片拥护声中人们理论、态度和行为上的差别;现在我们也很难听到反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