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4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是在很有限的国力基础上办大教育,即使这样还是极少数的适龄青年才能进入大学深造。因此,如何提高高教的质量并产生最佳的高教投资效益一直是我国努力的目标和高教改革的方向。为了保证高等学校应有的教育质量,国家教委于1991年初对高校进行了必要的评估。评价...  相似文献   
2.
企业领导班子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选拔好企业领导干部,是企业党政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对如何选拔好领导干部,进行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广东大岭山镇家具企业和大岭山家具协会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对欧盟木材法案的认知、受到的影响和应对。研究发现企业对法案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低,应对消极。企业认可法案打击非法采伐的作用,但同时认为其是一项新的贸易壁垒。法案的实施将明显增加企业出口到欧盟的产品成本,降低企业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最后提出了提高企业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开拓新兴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如今的大时代下广告业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尤其我国广告高等教育空前繁荣,但是,速度与质量往往是成反比,仍然有许多广告教育问题需要攻坚克难。当前的社会环境也令学生所学专业技能无处可施,在创新与独立这两方面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尤其突出。.社会需要良性实用的教育实践体系使广告业长久的发展下去,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改变这一行业的现状,同时还能让广告教学实现学以致用,互教互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为大力推进统计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根据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我省于1997年初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村及村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试行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对如何在面广量大的小型工业企业中进行抽样调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侧重对村办工业抽样调查方法加以论述。一、抽样设计思路村及村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是以省为总体采取“两阶段整群抽样”,第一阶段在全省范围内抽取有行政村的县(区),第二阶段从抽中的县(区)中抽取行政村。为提高抽样精度、降低抽样费用,我省在具体设计过…  相似文献   
6.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抽样调查历 经三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以省为总体的抽样设计方案是可行的,抽样推断结果是基本可靠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规模以下工业全面调查数据不实的问题,为省一级开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但是如何更进一步,将这项工作推行到市、县,满足省、市、县分别开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需要,仍是我们继续努力解决的问题。从江苏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分布情况和基层统计部门的承受能力考虑,我们在设计省、市、县三级抽样方案时,本着在达到预期精度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费用…  相似文献   
7.
张桂红 《江淮论坛》2014,(6):105-111
《服务贸易总协定》、《全球金融服务协议》、《金融服务附录》等是WTO金融服务贸易的基本法律制度.中国“人世”议定书对银行业作出了具体承诺.“入世”对我国以“三大银行业法律”为基础法律框架的形成及以“三大银行业法规、规章”为核心的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法律制度存在不足,诸如:僵化的分业经营模式,缺失的存款保险制度及低效的银行业监管制度,严重削弱了与外资银行博弈中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我国银行业应实行混合经营模式,构建存款保险制度,完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8.
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技术逐步趋于成熟,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比较实用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不良表现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普遍认为,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在"最低保护标准"的底线要求之上,没有设置上限。这为各国在签订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时额外地附加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也深刻地影响到了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专家组的判断。但过度地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会使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中为公共利益而预设的灵活条款失去实际意义。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正寄希望于通过细化和改进该类灵活条款而促进气候有益技术尽快得以转让。在这样的背景下,质疑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只有最低保护标准"的假设,并建立在"只有最低保护标准"之上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对气候有益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产生的不利影响,结合气候有益技术转让的需求,必须运用先进的立法技术,从国际层面和国家层面,从制度价值层面和制度内容层面做出系统性的安排。无论如何,当前国际上争论的"知识产权制度阻碍还是促进了气候有益技术转让"为反思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提供了机会。而打破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只有"最低保护标准"的偏见,将有助于为促进气候有益技术转让的法律制度建设寻找到出路。进一步的研究需求应当是现有的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在内相关国际国内立法是否足以服务于"气候有益技术尽快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和应用"的目标以及如何建设和完善有利于这一目标实现的国际国内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