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画是中国本土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杨柳青年画艺术审美特色强烈,文化底蕴深厚。本文分别从杨柳青年画的基本概述、年画文化象征及文化认同对其进行探究,努力发挥"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文化内涵以期丰富杨柳青年画的文化内涵,为杨柳青年画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在大数据时代,正在试图做出改进与创新,加强自身的建设,当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跨文化教育采取的多是一种静态的顺应目标语文化的模式,难以适应全球化进程和多元文化交流的形势.跨文化教育应遵循了解、理解、评价和运用的原则来培养交际者的多元文化认知能力,强调跨文化交际的多元性、动态性和互动性,构建一种动态的、双向的跨文化交际模式.  相似文献   
4.
西汉时期,梁国是最大的诸侯国之一.梁处在西汉王朝的都城长安与东方的交通要道上,是咽喉之地,也是维护西汉王朝的屏障.西汉王朝十分重视梁王的人选,每一朝皇帝,总是把自己最信任的宠子或宠弟分封在梁.西汉梁国兴衰是西汉王朝专制主义皇权发展强化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5.
李玉洁 《中州学刊》2005,(6):162-164
西周末期,郑桓公友以王室司徒的身份强占了河洛之东的郐、虢二国共十邑之地,建立郑国.郑国有国都新郑,别都栎.国都新郑内有宗庙和宫殿,城墙有5座城门.郑国以新郑为中心进行扩张,成为春秋前期雄踞中原的重要诸侯国.  相似文献   
6.
李玉洁 《中州学刊》2007,(1):187-191
郑国在产生第一部成文法的同时,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悬书"和狱讼辩护制度.郑国的成文法是为了维护诸侯国的统治,是为诸侯国排忧解难的;而"悬书"和狱讼辩护制度是反对诸侯国统治的,所以"悬书"和狱讼辩护制度的倡导发起者邓析子遭到郑国统治者的杀害.春秋时期的郑国出现我国第一部成文法、"悬书"和狱讼辩护制度,是在郑国经济的繁荣、民众思想水平提高的基础上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少皞部族原是东夷地区的重要部族 ,与中原地区的轩辕氏、颛顼氏都发生过激烈的战争并遭到失败。失败后 ,少氏的主要力量迁到今山西汾水地区 ,仍有少部分留在东夷、淮夷地区  相似文献   
8.
考古发现的郭店楚简中有14篇多为过去未曾见过的儒家文献,其中的《性自命出》、《语丛》等提出了有关“性命”的学说,与先秦时期的许多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的有关论述大体相同,反映了先秦时期儒家对世界、社会、人性的哲理性探索,从而形成儒家早期的哲学理论。宋代的程朱理学是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的,是对先秦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在宋代的一种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9.
假借字是汉字发展阶段的产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假借字产生于殷代之前,最早见于殷代的甲骨文。产生的条件有二:一是人类思维的发展,二是象形字存在的物质条件。象形字产生的初期,假借法即已开始出现。假借字的出现使汉字能够较为准确、完整地记录汉语。当它逐渐多起来后,便产生一词用多字的现象,造成一定的混乱。为了避免混乱,形声造字法便应运而生。假借字逐渐被形声字取代过程中,自有规律可寻。最后遗留下来很少一部分,大多固定在虚词的意义上。“本无其字”的假借法搁浅后,又沿着“本有其字”的假借(也称通假)延伸下去。  相似文献   
10.
刘马青霞与秋瑾皆是辛亥革命时期涌现出来的杰出女性,在革命党人中曾有南秋瑾,北青霞的说法。但是,刘马青霞的名气远不及秋瑾。她们在家庭背景、婚姻状况、性格特点、为人处世等方面有较大的区别。最后又殊途同归,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推翻晚清专制统治、中国妇女解放以及新学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