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1.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学术界有广义、中义与狭义三种解读方法。这里系统梳理与论证了广义国际经济法存在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特别是通过明确其产生路径、学科性质与特点、调整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论证了该概念存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水的雾化可以有效提高气-水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水合物生产速率,设计和建造了一个半间歇式雾流强化水合物实验装置,用于探索和揭示喷雾强化天然气水合物制备过程的基本特性,包括制备水合物的形态特征,形成过程中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系统初始压力和初始水温度对形成过程诱导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在半间歇式反应器中,喷雾强化方式可以制取天然气水合物,并能有效地缩短水合物形成的诱导时间.水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喷雾的启动会引起系统内部压力有短暂的升高.  相似文献   
3.
缺乏对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法律制度是当前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根源,这种缺失有违环境法环境保护的目的。环境侵权损害救济只是解决了受损生态环境中人的损害问题,对生态环境本身的损害却无能为力,因而建立生态损害救济的法律制度是解决人类环境问题不可或缺的举措。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来看,生态损害的救济也是必要的。与环境侵权损害的救济相比较,生态损害救济具有公法性、补偿性和国际趋同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环境优先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环境优先的基本原则是当今环境法的发展趋势。环境优先原则源于人类在环境伦理上的成熟,它是人类在环境危机前的必然选择。环境法确立环境优先的基本原则,符合环境法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对预防和减少环境损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WTO框架下,由于自由贸易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双重需要。与传统贸易保护相比。国际贸易保护制度在理念、本质、理论、领域等方面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通过对一系列新特征的归纳,为进一步研究如何协调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既使本国经济免遭自由贸易的侵蚀,又免受贸易保护的损害,在国际整体利益与主权国家利益之间形成平衡,在国际经济各领域形成统一的国际贸易秩序等问题提供了前提性的研究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6.
环境公益诉讼是当今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趋势,我国开展环境公益诉讼并非无法可依。从资源法的相关规定来看,我国已具备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基础,关键在于如何将相关诉权由立法中的权利变为司法中的权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