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对于分工的本质和它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等等,作出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论述的,首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把分工问题的研究上升到科学的高度。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生产力、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探求各种不同类型的分工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等问题;不但说明了分工的过去,即回顾了分工的历史,指明了它的各不同形态和不同作用,并辩证地指出它的发展趋向。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分工”一词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涵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分别提到过;自然发生的分工,一般分工,特殊分工,个别分工,技术方面的分工,社会内部的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地区分工,城乡的分离,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以及社会职能方面的分工等等。他们并明确指出,分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劳动本身的分划。二  相似文献   
2.
1895年,一纸卖国的《马关条约》,把祖国的台湾省置诸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之下,一时强使台湾与大陆分离开来。但是台湾同胞的民族意识、民族感情是无法改变的。他们始终同祖国大陆同胞休戚与共,息息相通。他们誓不臣佞,永不屈服。爱国的台湾同胞前赴后继,不断起来开展抗日斗争,使日本在台湾的统治者不得安宁。“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中国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而“七七”事变则宣告中日战争的爆发。为了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中国人民奋起抗战,台湾同胞亦全力以赴,同祖国人民一道参加了这场抗日战争,经过整整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最后胜利。中国人民抗战的战果是辉煌的。在这辉煌的战果里,就有着台湾同胞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台湾省宜兰县位于台湾本岛的东北部,面积21002平方公里,三面环山,东临大海中为宜兰平原,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足,素有“米仓”之称,除水稻外,还出产柑桔、李子和金枣等水果。海边是台湾五大近海渔场之一,盛产龙虾和小虾。宜兰原名蛤子难,甲子兰,噶玛兰,也称兰阳,兰地,开发于清代中期,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收入版图,二年后即嘉庆十七年正式设官治理,称噶玛兰厅。1875年改为宜兰县,如今全县人口44万多。宜兰的开发、建置都同福建人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校文財科教师編、寫、譯、校不少学术著作,有的已出版,有的即將出版。現在介紹主要几本如下(內部發行者从略): 《資产阶級古典政治經济学名著选集》由我校校長王亞南和复旦大学教授吳斐丹,上海財經学院教授伍純伍、刘絜敖,上海社会科学院經济研究所教授王惟中等共同編寫的《資産階級古典政治經济学名著选集》,經过一年多精心編选,最近已經完稿,并由商务印書館出版。  相似文献   
5.
台湾,自古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台湾同福建关系尤为密切。一、历史关系闽台的历史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一) 福建人民在开发和建设台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林道乾又名林大乾,祖籍泉州晋江县,是较早开发台湾的福建人。他不满明王朝的腐败政治,聚众千人在南澳开展反抗明王朝的斗争。1563年,林氏与明朝都督俞大猷讨伐军力战不支,突围入海,走澎湖,入台湾北港,转鸡笼(基隆),着手开发经营台湾北部。但是,组织大陆汉族同胞大规模开发台湾,当自颜思齐、郑芝龙等人开始。  相似文献   
6.
一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中国人民称之为洋教,台湾同胞有时也称为景教。西方殖民主义者在军事上、政治上侵略中国的同时,总是利用宗教奴役中国人民。洋枪、洋炮、洋货、殖民地总督和洋教、传教士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殖民者侵略中国的过程中,那些主教、牧师、神甫们最先进入台湾这个地方。早在十七世纪初,伴随着荷兰、西班牙入侵台湾,基督教和天主教也就接踵而至。前者在台湾南部,后者到台湾北部。1625年,即荷兰侵占台湾的第二年,便有传教士甘迪第斯入台湾传教,史载从1625年到1662年,荷兰殖民者前后派了三十个传教士到台湾传教。他们传教的对象,主要是台湾士著民族(通称“高山族”)。他们在士著民族中,到处“建教堂、设学校、译圣经、授十戒”,“大布福音,以牍土番。”有个数字指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末台湾同胞反对法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把侵略我国沿海各省,特别是把侵略我国的台湾作为重要目标。为了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民,它们用商品和大炮,从我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各省打开古老和富饶的中国大门。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立即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毛主席曾指出:“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英勇地抗击了外来侵略者的多次侵略和挑衅,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的历史篇章。而1884—1885年台湾各族人民反对法国武装侵略的斗争,在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尤其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刘璈字兰洲,湖南岳阳临湘县人,以附生从军,左宗棠治军西北时,征召为记室,参赞戎机;及平,以功绩被荐为道员,同治末年任浙江候补道。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出兵侵台时,清廷设台湾营务处,刘璈被派在台湾营务处料理营务,从役台军,驻守台南。光绪七年(1881  相似文献   
9.
丁日昌(1823——1882年),字禹生,号持静,广东丰顺人,曾国藩的学生,留心时务,通达外情,是位洋务派人物,1875年任福建巡抚兼福州船政大臣。当时台湾仍是属福建省管辖的,设两个府一台湾府和台北府。任职期间,丁日昌于1875年冬和1876年冬两次到台巡视,经过调查和实地考察后提出开山“抚番”、训练军队、奖励移民,进一步建设台湾。为了建设台湾,丁日昌特别注意对台湾吏治进行整顿。  相似文献   
10.
孤拔(A·A·P·Courbet,1827—1885),法国侵略军头目,原为海军少将,1884—1885年中法战争中,被提为海军中将,先任东京舰队司令,后任远东舰队司令,率领法国侵略军攻打越南,炮击顺安进逼顺化;后再率军舰侵犯我国福州马尾江(称马江),袭击福建水师,炮击马尾造船厂。此后又进犯我台湾,攻打基隆、淡水,封锁台湾海面,占据澎湖列岛,并以台湾为据点,多次以军舰骚扰我沿海,进犯浙江的镇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