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阜新市创建资源枯竭转型示范市过程中不能忽视生态建设这一现实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实结合的方法,论述了阜新市创建示范市生态建设的哲学依据、现实基础和建设措施,表明生态建设要以生态伦理学为哲学依托对阜新创建示范市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1998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258公里,居世界第八;2001年底达到1.9万公里,居世界第二。到目前,中国高速公路突破6万公里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缘于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最初形成切入,论述了其合理内涵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它的前提,代内公正是它的基本要求,代际公正是它的核心,而人的发展又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这也正是我党目前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动物保护伦理是环境伦理学中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里的一个重要分支.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论是关于动物伦理的现代讨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与以往以人类为中心的动物保护主义不同,动物解放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于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平等原则和功利原则,它主张从"动物的解放是人类解放事业的继续"出发,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直接扩展到动物身上,从而让动物拥有道德地位,以此从外部、强制性地限制人对动物的伤害行为.  相似文献   
5.
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要求是全面的质量管理,其中工程档案的质量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地球漫长演进中产生了生物多样性,人类生存也离不开生物多样性物质基础。随着人类的日益强大,人类的活动大大威胁到整个生态系统,从而破坏了生物多样性。许多野生动植物物种已经灭绝,更多的则正处于濒危状态。沿着动物生态保护理论发展的轨迹,我们知道其终级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林红梅 《学术交流》2006,(3):121-124
目前,环境伦理学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独特的理论,按照其道德关怀和调节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与动植物、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的顺序来看,它可以分为:人类中心论、动物中心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其中,动物中心论主张关怀动物的苦乐感受,生物中心论则将其道德考虑扩及所有的生命,生态中心论则要求人类“像山那样思考”,虚己而统观自然。作为个体主义的环境伦理学,动物中心论认为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是否应该受到保护与该动物所属的物种无关,也与该动物所属物种的个体数量的多少无关。如果感受能力相等的话,它们受到的道德关怀就应该相等。整体主义的大地伦理理论正好相反,它以物种的濒危程度和对生态系统的贡献为标准。濒危物种的个体对该物种的存续和整个生态系统的意义更大,因此更值得重视。动物解放主义和大地伦理学虽然同属于环境伦理学,但它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服务供应链是供应链研究的新领域,服务能力的研究是服务供应链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已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对物流服务能力的研究,对旅游服务供应链服务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利用Meta图模型及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服务清单BOS表(Bill of Service)对旅游服务供应链进行建模,同时对服务链的服务能力开展研究,在以旅行社为核心企业的多条服务供应链中选择一条服务能力最大者作为运营链。最后通过计算实例,为旅行社选取最大服务能力的服务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态伦理学的历史演进和未来走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伦理观念源于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而提出,经过一个世纪的孕育和思想准备,从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中,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区别于传统伦理的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生态伦理学,将伦理学从人与人关系的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在西方生态伦理学领域,非人类中心主义居于主流。生态伦理学的建构,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试论西方动物保护伦理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前的动物保护伦理发展缓慢。现代意义上的动物保护伦理可以追溯到17、18 世纪:洛克关于残酷对待动物会使人变得残忍的观点、边沁把感受苦乐的能力视为获得道德关怀的根据的理论,为当时的动物保护提供了思想基础;塞尔特扩展伦理共同体的思想开启了当代动物解放论学派的环境伦理先河;1975年,辛格的《动物解放》将动物保护伦理思想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