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在公共领域中,大学生言语失范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美好形象,也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评价,所以言语素质的培养不应该受到忽视而应该成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点。大学生言语行为往往同道德认知、身心发展与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弘扬优良的言语道德传统和加强言语道德的研究、教育与实践来提高大学生的言语素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与道德品质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要把“两棵”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作指导,调整课程设置,体现科学性;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有效性;更新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性;提高师资水平,注重培养性。努力提高德育课的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理论创新的核心内容 ,集中体现了江泽民的系统创新思维与辩证创新思维 ,充分反映了江泽民独具风格的创新思维特色。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 ,全面地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既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 ,又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往开来 ,艰苦创业 ,不懈奋斗。江泽民总书记从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指出 :“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当代青年应该自觉地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努力做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努力做好先进文化的建设者 ,努力做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特别需要强调德治与法治的紧密结合。这是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重要保证。因此 ,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依靠法律来规范和引导市场经济的运行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 ,把市场运行纳入规范和法制的轨道 ,保证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同时 ,思想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要提倡以德治国 ,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6.
公民道德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道德作为调整现代社会公共领域中公民与国家、社会及其他公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它是一个整体概念,也是一种道德类型,与公民的道德之间有内涵上的区别。与其作用的领域和作用的对象相适应,政治性是公民道德的根本属性,它具有公共性、契约性和义务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已成为现代人不可忽视的生存际遇。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子系统,无法置身于突发事件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新的社会现实,不断改革和创新,走系统化、精致化之路,成为高校应对和管理突发事件机制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这位蜚声中外的东方巨人,在逝去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以其深博的卓知见识影响和指导着我们.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曾有无数关于政治、军事、文化、伦理、教育等思想的论述.时值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笔者试图从毛泽东伦理思想的角度出发,谈谈其对当代中国道德导向的指导作用,作为献给伟人一百周年诞辰的菲薄祭礼.  相似文献   
9.
从马克思主义对文明的实践本质和辩证意义的科学规定来看,“文明和谐”是指通过合理、公正、科学、有效的途径来调整社会共同体内部的交往活动和调整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使社会财富积累、交换、分配和消费各环节得以协调运行,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的内心世界各种精神状态得以和谐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看成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互动的过程,是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除了在整体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引导人们考察人类文明的演进之外,还在“文明和谐”的不同层面给出了具体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关于“文明和谐”的基本观点主要集中在社会自然统一论、世界一体论和社会系统论上。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诚信生态环境呈现失衡之趋势.探究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的归因并厘清大学生诚信生态环境构建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有助于建构出优化大学生诚信生态环境的对策.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培养应遵循“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原则;把诚信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中;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形成教育合力;学习借鉴西方诚信教育经验.只有多部门、多层面地建立高校诚信体系,才能长效优化大学生诚信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