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化是新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鲜明特点之一,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的经验,除了马克思主义自身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以开放的体系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之外,还应从大众日常生活领域着手,观照现实,关注民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2.
列维-斯特劳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始终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充分阐述了结构整体观。这种结构整体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化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鲜明特点之一.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的经验,除了马克思主义自身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以开放的体系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之外,还应从大众日常生活领域着手,观照现实,关注民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在大众的共同参与下,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哲学视野中"自然"的社会-历史性质。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不仅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而且提出了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途径,其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在今天仍然能够给我们以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  相似文献   
5.
认识对象从具体到抽象,人们对于对象的认识从抽象到具体,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遵循这个规律。广义唯物论把客观世界的一般共同性“存在”作为研究对象,并把认识论的唯物论主义原则应用于对这个对象的研究中,使对于“存在”的认识走向了具体。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经历了从孕育、初步形成、到成熟的逻辑演变。他在《资本论》中第一次科学详尽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形态、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等,所以说,《资本论》标志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成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对于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基本纲领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是怎样发展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或者说科学发展有没有自身的内在规律性?这历来是一切从事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史研究的人所共同关心的问题。科学发展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以下苦干阶段: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事实的考察─→科学假说的检验─→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科学问题是科学发展的起点。许多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都持这种观点。但也有人认为这似乎是违背了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规律,科学应始于观察。从科学的起源来说,科学始于生产实践。“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但从科学研究活动来讲,科学始于…  相似文献   
8.
朱广启,男,1948年生,中共山东省枣庄市委讲师团副团长、副教授.所著<广义唯物论第一篇物性论>一书从论述"物"、"属性"和"存在"这三个比"物质"和"意识"更抽象的范畴之间的关系入手,把唯物主义原则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中去,使诸多哲学问题获得了新的解释,被认为"自成一家之说".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正义观和空想社会主义正义观的基础上阐发其正义思想的.而资产阶级正义观和空想社会主义正义观又源于西方正义思想传统,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也是在批判继承西方正义思想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必须把握西方正义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而明晰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正义观的批判思想,从而准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内核.与此同时,澄清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正义观的几个争议问题可以更好地探究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其内涵包括:现实的个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逻辑主体;人的生存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实现人的解放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对于当前我国的民生建设有着重要启示: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必须积极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必须发挥政治体制改革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