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0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美国人为本国的民主制度和政治传统感到自豪。在他们看来,200多年前通过的宪法和建立的政治制度近乎完美,不需要作任何重要的改变。1988年,80%询问参加者认为给宪法加上补充修正案是多余的,8%对这一问题没有明确意见,其他人则希望仅仅加上一个调节政府经济政策的修正案——不准有联邦预算赤字。对整个政治体制高度稳定的支持,整个来说,很少取决于  相似文献   
2.
人类向何处去?20至21世纪之交及以后的世界将如何?现代文明是否有未来?人能否改变世界?这些问题属于永恒的、同人类的自我认识及其展视明天的愿望有关的一类问题。显然,这种愿望是由使人的生存变得更合理、更有目的的憧憬所决定的。这是很自然的,但应立即说明,例如,所有预言者对“能否真正改变世界?”这一  相似文献   
3.
在走向同塞尔维亚统一的道路上 11月中旬,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的国家的内部政治危机达到了顶点。12个地方自治机构不再服从中央政权,在巴尼亚卢卡(波斯尼亚)建立了独立的共和国,而许多地区則笼罩着绝对的无政府状态。国界没有保障使人民会议大为不安。在达尔马戚亚,意军相继占领一片片领土,奥军集结在奥地利和波斯尼亚边界上,匈牙利作战部队则集结在巴纳特。  相似文献   
4.
上文使我们对被看作历史认识范畴的“文明”这一术语得出如下定义:这是一方面受生活的自然基础制约,另一方面受生活的客观历史条件制约的、表现在个人的生活方式及其同自然界和自身同类的交往方式中的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水平。不难发现,这一定义把重点从文明的客观表现形式——社会生产的性质和发展水平、社会组织形式——转到了这一文明的代表者,其历史特  相似文献   
5.
这次学术讨论会实质上不外是“通过”“年鉴”学派认识历史科学在已届结束的20世纪内经历的那种发展的结果的一种尝试。 60—70年代在法国历史科学中起明显作用的“年鉴”学派,在最近40年内几乎同时是学术上探索和制定历史研究领域内新的分析原则和方法的公认中心。  相似文献   
6.
国际关系全球化趋势,正在成为国际社会发展日益重要的因素。在可以看得见的未来,国际关系体系不会变为纯“单极”体系,而将在一系列因素和条件的影响下发展。美国政治和军事领导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维持自己在国际关系中的领袖地位。  相似文献   
7.
1.马克思列宁主义由于创立了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而在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中完成了极其深刻的转变。但随着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的确立和把马列主义经典化并变成新宗教的圣经的官僚的上层人物掌握政权,出现了执  相似文献   
8.
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已经六十年了。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胜利,五卅运动日益受到国外史学界的重视。本文简单介绍六十年来国外史学界研究五卅运动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说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本世纪下半期,一系列具有跨学科性质并彼此联系的理论和方法,如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管理论、数理系统论、决策论、人工智能研究和模拟等蓬勃发展起来。这些统称为系统科学的知识领域标志着当代科学发展的新水平,标志着当代科学思维转向崭新的形式——系统思维。如同十九世纪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美国的“新社会史”?这个问题提出容易,回答却较难。首先难在“新社会史”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运动。亨雷塔(J.Henretfa)在70年代末明确地指出了问题的实质,他在谈到“新社会史”时写道:“有许多实干家……但几乎没有理论家或哲学家。它的诞生没有宣言作为标志,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