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形形色色的民主现状,从经验主义的立场出发,分析了现实的民主无论是古希腊雅典民主还是现实的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都从未真正实现过"多数的统治",掌握公共权力及依附于公共权力基础之上的决策权的公共权力人物只是少数所谓的"精英";而理想的民主是公共事务的决策由人民当中的多数来决定的同时,又尊重少数的权力的民主形式。指出在实现人类理想的民主进程中,崭新的社会主义民主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时势危机促使国人关注西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开发经由朝野互动,最终演变成中心与边缘关系的重建,其最终目标仍是指向国家生存和复兴。它依赖的路径则是在中心与边缘的身份认同中通过文明与野蛮的界定,尤其是通过把“野蛮”标注于西北的具体人物阶层,使作为文明的代表者、阐释者的中央获得了无上的威权,使中央威权能在地方重建。这也是传统的经营边疆的政治手法在近代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的再次回归。  相似文献   
3.
报纸记载、时人回忆以及学界论述对史实的描述,建构了国人有关康有为在“丁巳复辟”中的言行及其“虚君共和”主张的历史记忆。这却可能有意或无意间忽视了对康有为这类处于转型中的文人参与政治时其内在历史困境的考察。于是,则形成了对康有为此种言行的误读。同时,笔者也意在以此个案分析,来描述近代中国宪政建设的历史困境。  相似文献   
4.
皮毛贸易的兴起不仅使回商再度崛起,也使京兰商路在近代西北商品市场变动中的作用得以凸显.其间,回商亦成为近代西北商品市场的主导力量之一.商路变迁和商人构成的变化是近代西北商品市场变动中的重要内容.商人构成变化高度决定于特定商品的贸易状况的变化--如皮毛的贸易状况--也成了京兰商路和近代西北商品市场变动的重要特征.回商深入民族地区收购皮货等土特产品和售卖民族地区所需京广洋杂货等,不仅有助于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更直接促进了京兰商路本身市场体系的扩展.同时,京兰商路中重要商业城市的兴起,也与回商的商业活动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之国粹思潮是近代中国政治合法性重建中的一种重要政治知识话语。它自身所具有的意义及其特殊表达方式,深刻地说明了近代中国政治合法性重建过程中“应然”面相与“实然”样态的巨大差异与其间知识话语转向密切相关。然此历史镜像,过往有关清末民初之国粹思潮的研究中无论是正面肯定亦或负面否定却都未对此加以注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针对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思政元素”提炼有误、对育人成效缺乏教学评估这两大实践误区,提出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正确方法,并运用教育实验检验之。【设计/方法】以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2021学年秋季学期专业课《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思政实践为例,在正确提炼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后采用“静态组间比较”的“前实验”设计来检验一个理论假设,即:如果任课教师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中植入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的“思政元素”,那么,将政治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的举措将会对学习该课程的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帮助他们坚定又红又专的成才道路,使其学好专业课程更有动力。【结论/发现】本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教育实验假设成立,实验结论有助于高校理工科教师科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7.
地质遗迹是重要的自然文化遗产,也是地质公园的重要保护对象与内容。通过生态旅游的方式,采用小范围适度开发、大范围有效保护的方法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既可以保护地质生态系统,又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一处以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化石景观为核心,辅以红色文化与佛家文化的综合性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有105处,分为6大类、11类、13亚类,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具有极强的科研价值与观赏价值。在分析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公园内地质遗迹进行定量评价,探索公园的“1+2+N”开发利用模式,可以更好地统筹公园地质遗迹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按属考查日记》的作者谢汝钦,字静之,贵州仁怀厅官渡(今属赤水县)人,清末长期宦游东北,民国后死于上海。宣统元年(1909年),谢汝钦奉督、抚之命先后考查今黑龙江东部和吉林中部,历时近三月,行程九千余里,历经黑龙江东部的小城子、双城厅、滨江厅、依兰府、临江州、呢吗口、密山府、海林、绥芬厅、一面坡、长寿县、方正县、宾州厅、阿什河、榆树县、五常厅;并假道俄境,历伯力、海参崴、双城子等地。考查所得写成《按属考查日记》,约三万七千余言,由吉林官书刷印局印,无印刷年月,似为内部报告,未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9.
"红龙缠柱"是闽西客家独有的一种舞龙表演活动.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从文化空间的视角对"红龙缠柱"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展演套路、制作工艺、表演乐器进行研究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红龙缠柱"的变迁与宗族观念、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组织形式的变化有关."红龙缠柱"具有活跃民众文化生活、提高精神文明素质、沟通感情、增进友谊、增强体质、培养艺术人才、客家文化瑰宝等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政治与行政融合的表象下,传统荒政之演进内含官僚制通过构建和完善赈济灾荒的公共行政体系,达致提升荒政的行政效能和表达政治价值诉求的合理化过程.但时至近代,国家能力下降和近代化因素的引入却使其内含的传统公共行政的价值观念受到再审视,甚至发展为对整个官僚制体系遵循的行政规范的全面修正,亦使官僚制自身的演进陷入巨大挑战之中.因此,仅就行政国家成长中的“制度设计”而论,这关涉是否能在“重塑政府与社会关系”或“在社会成长中再造政府”的过程中重新定义政府(国家),使政治和价值问题再度回到公共行政的核心位置.此过程即从官僚制生长的政治、社会、组织与管理背景揭示了中国传统公共行政体制自身具备的变革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