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8 毫秒
1
1.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贮藏着丰富的道德资源,近世以来的知识分子在如何使传统道德资源活化为现代生活的积极因素方面,绞尽了脑汁,虽也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但对于传统道德资源转换为现代生活积极性因素的基本问题,如传统道德的真实面貌、传统道德价值的把握、传统道德的转型、传统道德与现代生活的关系等,没有一个合理的交待。而《传统统道德与当代中国》(郑晓江、李承贵、杨雪骋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一书,在这些方面做了十分出色的探索,从而为如何实现传统道德价值的现代转换提供…  相似文献   
2.
严复的社会发展思想包括:"新民"是社会发展之基石;"合群"是社会发展之前提;"开国"是社会发展之途径;"渐进"是社会发展之秩序等内容。其特点有:基于时物种进化的觉悟,因而是历史经验的智慧化;对事物发展中各种关系(新旧关系、内外关系、多少关系)的深切而辩证的把握,因而是理论思考的结晶;对西方社会发展状况和中国社会实践状况的双重检讨,因而它也是一种具有深刻意蕴的实践理性。故其于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脱俗之作———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尝试□赖虹傅东平居今观之,有关中国哲学史教材、著作谓汗牛充栋怕不算过分,但在写作方法、开掘新理、提升价值方面独有建树者却是屈指可数。台湾三民书局一九九六年十月推出,郑晓江、李承贵两先生合著的《杨...  相似文献   
4.
心学研究的新创获———评《杨简》一书的特色赖虹付东平南昌大学郑晓江教授、李承贵副教授合作撰写的新著《杨简》(台湾三民书局1996年10月版),是一部颇具特色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专著。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一)从中国哲学立场观杨简心学。这有三层意思:第一是依...  相似文献   
5.
论严复中西道德比较与结合李承贵,赖虹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启蒙内容涉及诸多领域,其中“新民德”、改铸国民性格是他启蒙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严复认为,西方“贵信果、重少轻老、喜壮健而无所屈”①的国民性格很值得中国人效仿,但这种国民性格是...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对儒学根本精神的把握向来是见智见仁,杨简的儒学观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杨简儒学观之所以值得我们关注,主要在于他在解读儒学经典、体验儒学德性精神及建构儒家心性之学方法论等方面所具的独特创见,并且这种创见蕴含着对传统儒学研究的启迪性信息。  相似文献   
7.
赖虹  犁蒙 《社科纵横》2011,26(1):106-108
宗教与哲学的精神功能都有多种表现。二者在心理调适、心灵慰藉、陶冶情操等方面都可发挥自己独特的影响,只是它们的方式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解读、分析,对宗教与哲学的精神功能给予了展示,揭示了它们的异同,认为宗教与哲学精神功能的差异性决定了人类对它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赖虹  木子 《社科纵横》2012,(10):110-113
宗教关怀表现为现实关怀、人文关怀、终极关怀三个层次,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分析,可以发现宗教的关怀具有关怀"偏实际、重生命、富操作、重心灵安慰、依靠上帝"等特点。宗教关怀对当今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各种研究方法之间关系问题、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关系问题、事实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是贯穿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研究中的基本问题。20世纪的中国学者对此三大问题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并获得了一系列积极性智慧。这些积极性智慧是推动21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