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诗经》叙事诗的文本中 ,赋所呈现的艺术情趣常常为人忽视。其实赋不独适于做空间上的铺写 ,它更能表现时间的迁延之于生命主体的意义 ;赋既可以用来抒情写志 ,也可以论述表面性的现象 ,从而引发想象 ;同时赋的表现形态 ,也拓展了文学表现和读者阅读的艺术空间 ,极具艺术范型意义。  相似文献   
2.
趋吉避凶、祈福纳祥一向是华夏民俗心理的本质内核,对自然的崇拜,对宗教的皈依,对人伦的维护,也莫不是这一内核在发挥作用,祈福风俗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功利性、非理性色彩;又源远流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延续性和扩散性特征,本文拟从文化的角度来阐述其生成与存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论述了李白“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之诗风 ,更偏重于“去雕饰”这样一个与本质论和创作论相连的构成性概念 ,因此 ,在李白这里 ,“清水出芙蓉”也就不仅限于谢灵运那样的自然清景之描绘 ,而是可以涵盖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不唯李白 ,盛唐诗人都表现出不假雕饰、天机俊发的审美趋向 ,这与当时乐府风尚的再度勃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关于《将进酒》的创作时间,历来存在异议。敦煌手写本(三种)以及殷璠《河岳英灵集》等诸版本的比照分析显示,"天生我材必有用"当为"天生吾徒有俊才"。据李白与《将进酒》所提到的"岑夫子"、"丹丘生"二人的交往情形,可推断该诗应创作于天宝三载李白被"赐金还山"之后。敦煌手写本《唐人选唐诗》所载《惜罇空》乃李白传世名篇《将进酒》的原始版本,它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编者、刊刻者等人的改动,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文体从题目到内容都有许多不同,文献整理应以敦煌手写本《唐人选唐诗》所载该诗为准。同时,该诗创作于李白被"诏许还山"之后,亦大抵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5.
赵海菱 《东岳论丛》2003,24(1):121-122
“陌生化”一词 ,首为形式主义论者俄国斯克洛夫斯基所创用 ,特指文学语言的特异性。杜甫的诗歌创作的某些大胆尝试竟与此不谋而合。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创立新词语或活用普遍词语 (如名词用作动词等 ) ,造成新奇效果 ;二是用特别的节奏、韵律等手段从整体上打乱、变换普通语言的常规 ,从而形成“陌生化”。它的效果是带给了读者一种莫名的兴奋 ,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杜甫作为唐代文学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大家倍受今人注目,学者们多方位、立体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张忠纲教授近年来的杜诗学研究独树一帜,继<杜甫诗话六种校注>等专著问世并引起极大反响之后,由他主编并领衔撰写的<山东杜诗学文献研究>一书又于2004年5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7.
感时花溅泪──论杜诗桃花意象的感伤色彩赵海菱桃花,当春而发,绽放于艳阳丽日之下,如云似霞,让人感受着一派蓬蓬勃勃的生机,“桃之夭夭,的的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①、“何彼矣,华若桃李” ̄②,人面桃花,交相辉映,甚是赏心悦目;而且,与诸多“华而不实...  相似文献   
8.
王维诗歌与儒家文化精神赵海菱在灿若繁星的盛唐诗人中,王维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一颗,他的诗,意境空灵,格调清新,宛若空谷足音,超凡脱俗。他平生皈心释门,其诗作常常流露出镜花水月的禅意,故其本人被推崇为“诗佛”。然而,诗人都是文化的产物,在儒、释、道合流的盛...  相似文献   
9.
苏轼笔下的女性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她们或一腔忠挚缠绵之情 ,或一片天然率真之气 ,或一派超然通透之性 ,堪称词人儒释道合一之人格的三棱折光 ,东坡词的女性视角给我们提供了走进苏轼内心的又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