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适应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实现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的优化设计研究,对我国工程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下提质增效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模式。通过突破传统投入指标,引入能源指标,更全面、客观地反映装备制造业全行业和子行业技术效率与投入冗余的实际水平。以辽宁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引入能源指标的DEA技术效率测算值反映出普遍存在子行业的纯技术效率高于规模效率现象,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全行业技术效率仍是非DEA有效; 纯技术效率值为1的子行业,投入冗余差值比均为0; 金属制造业是七个子行业中技术效率和投入冗余表现最差的行业,而通信制造业表现最好。该研究进一步客观地展现各子行业资源利用及投入冗余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更客观评价制造业的技术效率,运用最优和最劣两种包络面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分别对选取的2012年85家机械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运用几何平均法组合对两种包络面结果进行了合理化排序。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效率或最劣效率与组合效率排名存在偏差,利用组合排序结果更具有客观性;投入要素总量越小、波动幅度越大或者投入变量差额比越大,组合效率相对最优效率和最劣效率的排名变化幅度越大。基于以上结论,建议上市企业应该强化要素投入的均衡性和提高要素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法测算中国制造业整体及其分行业2003—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且对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加工贸易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模型,并借助Stata软件对我国加工贸易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指出我国的加工贸易可以显著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加工贸易促进制造业TFP提升的关键是加工贸易的进口对制造业的规模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加工贸易从业人数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促进效果比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促进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