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邱光 《职业》2013,(14):80-80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模式也不断创新.笔者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探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法——创造性教学法.  相似文献   
2.
邱光 《职业》2013,(17):169-169
本文主要阐述了专业课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及通过采用精讲多练,突出实例、范例等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与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3.
任何职业道德,都是保证从业人员得以做好本职工作的必要条件。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同其它行业的职业道德一样,其意义在于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使其能适合本职业的要求。然而,师德还具有和其它职业道德不同的特殊意义。教师的思想品德是具有表率作用的。它对受教育者的道德面貌,乃至对整个社会的风气,郁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在思想品德修养方面,人们对教师的要求,往往比对其它行业人员的要求更高。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要求人民教师以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教育年青一代和人民群众。因此,人民教师不但要继承历史上教师的传统美德,而且要把师德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人民教师的道德规范,是共产主义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表现。它既贯穿着共产主义道德的精神,又带有人民教师的职业特点。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已经有很多优秀教师,在实践中把这种师德具体化了。  相似文献   
4.
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中迫切需要加强的一个方面。为了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而有效地完成德育任务,我们必须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吸取教育理论界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规律。一、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历史事实证明,任何社会都不能没有教育,但并不是任何教育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也决不是任何一种教育的任何一项措施,都有益于社会向前发展的。但是,只有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符合人民  相似文献   
5.
邱光 《职业》2013,(24):31-31
本文主要就农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改进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6.
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我们的教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它反映着无产阶级在教育领域中的根本利益。所以资产阶级教育家一直千方百计地反对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现在,现代修正主义者在背弃无产阶级革命和否定无产阶级专政的同时,在教育工作中也抛弃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旗帜,背弃了无产阶级革命教育事业。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  相似文献   
7.
邱光 《职业》2012,(11):85
细长轴的加工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材中较复杂零件车削的一个课题。细长轴是工件的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25(即L/D〉25)的轴类零件。在切削过程中,由于切削力、重力和切削热的影响,细长轴加工很容易弯曲变形甚至失稳。如何使学生掌握该课题,  相似文献   
8.
凯洛夫主编的1948年版《教育学》(以下简称48年本),十分强调“为了顺利地研究教育学这门科学,应当在这个工作中正确地和积极地实行共产党的路线”;认为那样“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路线的教育学是真正科学的教育学,它正确地反映着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的规律性,并使教育工作与社会发展中的进步趋势互相适应”(第29页)。这里面包含着一种把党的路线和客观规律混同起来的观点,这在理论上是并不正确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存在,而党的路线毕竟是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正确与否,看它能否反映客观规律,最后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不过,教育学不但要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批判旧世界,包括批判旧思想,对于推进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对于发展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都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曾经说过,他“把批判和实际斗争看做同一件事情”。①马克思在他毕生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曾经用了很多精力从事批判活动,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