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介绍了WinInet函数 ,以及通过该函数实现与Internet的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2.
章主要介绍了WinInet函数,以及通过该函数实现与Internet的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3.
韩国各地有很多中国延边朝鲜族务工人员,通过对他们的个案访谈,剖析其身体、语言、居住空间和社会关系网络等因素是如何限制其适应韩国社会的,并指出在韩国社会的接纳和排斥之间,朝鲜族务工群体只是“选择性”地适应韩国的社会生活,在深层融入韩国社会方面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原因自由行为是为给那些由于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然后在无责任能力状态下,实施犯罪行为提供处罚依据的一种理论。然而,这一理论从一引进来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争论。对于这一理论,如何认定其着手,学者们意见分歧,本文认为在解决着手的认定之前,首先应当明确原因自由行为的处罚对象。原因自由行为中原因行为的可罚性。能否可以通过立法的方式赋予原因行为具有实行行为性,这是解决原因自由行为着手认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充分调动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江西老区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团组织要把握江西老区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模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综合法律保护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实行有效的法律保护。对现有的法律保护系统进行分析,找出现有法律保护体系存在的问题。针对现有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在完善国内私法的基础上,建立公法保护体制,构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技术体系,形成私法体系完善、兼顾公法模式的综合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中医药商业秘密则是对中医药信息和技术实行保护的有效措施.采取法律手段保护中医药商业秘密,首先要认定作为商业秘密权保护客体的中医药范围,其次要对中医药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与其他保护措施进行区分,最后梳理我国当前对中医药商业秘密进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中医药商业秘密保护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的今天,开展地区间的协作与构建全球合作不仅仅是一句政治口号,更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着力点。亚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民族最多样、文化事项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有必要在亚洲范围内促进不同民族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理论和实践上强化对亚洲这一生活区域的认同感。构建"亚洲文化经济共同体"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需要的历程也并非我们所能想到的那么短暂,这是一条漫长的充满坎坷的道路,然而"亚洲文化经济共同体"并非不可实现。构建一个有助于推动亚洲民族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亚洲各国的学术精英对话与交流,最有效的途径是:首先,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亚洲学术共同体,致力于共同推动该地区民族文化的研究与交流对话;其次,将这种来自亚洲的区域性本土性知识推而广之,这才是亚洲学术共同体以及全体公共知识分子的共同使命。  相似文献   
9.
毒品非罪化理论认为将吸毒行为作为犯罪处理是不合适的,成本高昂的禁毒法律不仅不能解决毒品问题,反而是毒品问题的成因之一。葡萄牙的非罪化政策注重用治疗取代对吸毒人员的惩罚,不仅没有出现非罪化理论的反对者担心的毒品泛滥的情况,其毒品问题现状和其他国家比较反而更加乐观。我国的《禁毒法》在指导思想与基本立场和葡萄牙是一致的,但在实践中还要继续强调“救治”而不是“惩罚”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现行法律对于行政决策责任的规定最大缺陷在于没有准确界定行政决策失误之机关集体责任和区分机关集体责任与领导个人责任,从而导致在"集体决策"名义下无法真正追究行政决策失误的责任或是导致对公共利益的损害。以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为立论基础,论证了构建行政决策失误的机关集体责任的必要性、认定标准及主体的确定等基本问题,寻找集体决策责任主体,从而真正实现行政决策责任,推动我国正在进行的责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