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陆卫明  程瑾 《广西社会科学》2006,(6):168-171,176
杜亚泉是“五四”时期东西文化论战中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提出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中国文明是静的文明,两种文明实属“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其优劣殊未易定,各有长处,又各有局限。对于西方文明,应用中国文明去调和、统整。杜亚泉的中西文化观力避偏宕、温冷稳健,无不显示出睿智、冷静的理性光辉,在“五四”思想界可谓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
核心价值观是指文化内核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优秀价值观,在整个价值体系中居于基础性或支配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建构,必须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本质;必须要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时代要求相结合;必须要吸收人类文明中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优秀价值;必须要高度提炼,易识、易记、易于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提炼为:共富、公平、和谐、自由。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经典,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绝不亚于《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深化对《论语》的研究,有若干疑难问题需作深入探讨,包括《论语》的编著者、《论语》的真谛、《论语》的核心思想、《论语》的疑难句等;认为《论语》主要是孔子的弟子有若和曾参的弟子们编纂而成,也包含了冉求、闵子骞的弟子编纂的一些内容;《论语》是一本政治哲学书,围绕着为人、为学、为政三位一体的内容展开;《论语》核心思想是"仁",包括体和用两个方面,仁之体为内心修养,仁之用为"仁民爱物"。  相似文献   
4.
运用政治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历史学、历史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于政治文化视角,从个性因素出发,深入阐析毛泽东权威领导的形成、性质及其对中国社会历史产生的深刻影响;认为任何一个政治体系都需要权威,个性魅力型权威具有双重效应,个人魅力型权威需要向法理型集体领导权威转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现代化理论视角透析邓小平的发展思想,认为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主线,并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关于“中国发展路线”内涵:发展模式和目标,发展的动力机制,发展的时序特征,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等等。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冯友兰中西文化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兰的中西文化观是随着他对中西文化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经历了地域说、古今说和类型说三个阶段,最后定型为类型说。冯友兰以生产方法为标准把中西文化分为以生产家庭化为基础的文化和以生产社会化为基础的文化两种类型,并以此为基础来解释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内容,基本是可取的,对现实仍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已成为广大学者热议的话题之一,大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其中,德育心理契约的提出无疑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通过对德育心理契约的研究,发现它不但体现了德育的精神实质,使得德育回归生活世界,而且因其十分关注德育主体性的价值实现,从而能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此外,它还能利用良好的沟通促进德育双方的平等交流与相互信任,帮助实现德育效率的提高和道德行为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化精神入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儒道互补;以和为贵;实践理性四个方面.提出我们应该继续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主要包括: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刚健有力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  相似文献   
9.
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稳定是大局,是压倒一切的工作,这是邓小平一贯的战略思想。思想稳定、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国际局势稳定是这一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系统地研究邓小平的稳定思想,对不断深化改革,保持持续发展,全面积极稳妥地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稳定是大局,是压倒一切的工作,这是邓小平一贯的战略思想。思想稳定、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国际局势稳定是这一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系统地研究邓小平的稳定思想,对不断深化改革,保持持续发展,全面积极稳妥地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