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阐析了幸福感与感知压力之间的关系,基于在中国八个大城市的50多个中学班级幸福水平的调查数据,利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控制内生性,用以探究担任班级干部这个增大压力的“自然实验”对中国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中国青少年群体而言,在可承受范围内,更大的压力确实能显著提高幸福水平,结果稳定,且女性比男性的幸福水平提高幅度更显著,而城乡差异和区域经济水平的差异对其作用机制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黄有光 《管理世界》2004,(1):152-152
本刊在2003年第12期刊登叶航教授为黄有光教授的《效率、公平与公共政策》一书所作的评析文章———《效率与公平 :一个建立在基数效用论上的新视角》后 ,黄有光教授就文中的相关问题作了回应 ,其中谈到“在温饱小康后 ,私人消费的无效性”问题。为此 ,叶航又撰文对黄教授的“回应”再作回应 ,发表了他对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看法。本期刊出的就是这两篇文章。我们希望 ,广大读者、作者能及时向我们推荐类似的、最新的学术著作与书评 ,同时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发表各自的观点 ,使我们的“书评”栏目能成为广大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园地。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史鹤凌与张永生碳减排超边际均衡模型基础上进行理论模型改进——将从高碳企业征收的碳税收入用于增加低碳能源市场的交易效率。结果证明采用此减排政策,可促使高碳市场结构转化为低碳市场结构,且避免政府选择"赢家"的低效性,更加重要的是,比起传统纯粹的碳税政策,可能增加社会总福祉。这是因为,碳税加上增加低碳能源市场的交易效率,不但考虑了碳排放的外部成本,也考虑了提高交易效率对提高分工的间接网络外部效益。数值模拟结果证明,一定条件下,增加低碳企业特有投入的生产弹性系数、市场能源转化率,或采取更有效增加交易效率的措施,利于减排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谈效用、福利与快乐--关于"三人对谈录"的一点感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航、汪丁丁、罗卫东的三人谈 ,涉及许多专门问题 ,我只针对效用与快乐的问题 ,谈我个人的看法。叶航说 ,“本来人们偏好一件东西是因为它的效用最大” ,但现在某些所谓主流经济学 (至少是许多经济学者 )却把效用与偏好的定义等同了 ,效用仅是代表偏好 ,而且仅仅是序数偏好 ,甚至否定偏好与效用的基数可量与人际可比的可能性。然而 ,除了少数神经病患者 ,人人都知道 ,偏好、效用、快乐、福利等都是基数可量的。受序数主义过度洗脑的经济学者也都知道 ,虽然口头上否认。难道序数主义经济学者偏好A(申请长期教职成功)甚于B(申请不成功)…  相似文献   
5.
中美贸易摩擦为国际经济稳定发展带来了震动,亟需学术界在各个层面进行分析与预判。通过数据分析、比较论证,结合历史时期国际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本质、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施政政策、中国的应对能力、美日贸易摩擦经验借鉴、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等5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认为,特朗普宣扬的“美国优先”和重商主义目的,会削弱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而中国在产品与要素转移方面的优势,能保证中国受到贸易摩擦带来的中长期影响较小,但导致美方损失较大;《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经济停滞主要是日本自身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并非美日贸易摩擦导致的;中美军事力量存在一定差距,中国也不会挑战美国,中美是可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研究表明,中国在正确的内外政策下,能够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持续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选择的基本问题与人际可比基数效用的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选择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是决定社会选择所需的信息?如何取得所需的信息?社会福祉函数应该采取何种形式?著者认为社会福祉函数应该是人们的基数效用或福祉的无权总和。排除基数效用或偏好的强度是阿罗(Arrow)不可能定理成立的关键。人际可比的基数效用是社会选择所须要有的信息,但这信息很难获得,因而有“人际可比基数效用的悖论”。以人们的支付意愿来衡量偏好的强度,以无权总和来进行决策。在个别问题上,以效率挂帅,平等的目标由整体的平等政策来达致,可以在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经济政策(甚至其他)领域解除这个悖论,并使社会决策简单和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近二十年来,全球各地经常有反对全球化的示威活动,尤其是在大型经济贸易类的国际会议期间。2004年2月26日,澳大利亚最主要的财经日报《澳大利亚金融评论》发表了一篇题为《全球主义的结束》的文章。此文把作者几乎所有反对或不喜欢的东西,包括卢旺达的大屠杀,都归罪于全球化或全球主义。一份给工商界人士读的日报,.发表如此极端反对全球化的文章,显示了反对全球化的思想感情是多么广泛与深入。  相似文献   
8.
黄有光 《管理世界》2019,35(4):61-69
金碚教授于2019年2月在《管理世界》的大作《试论经济学的域观范式——兼议经济学中国学派研究》讨论了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术范式的缺陷,并提出"域观"范式,强调不同人、不同文化与制度背景下,经济行为与关系有很大的差异性。此文有重要论述,也有很大的代表性,但部分有夸大,部分有扭曲,需要商榷。"域观"范式也有很有用的观点,但传统范式并不否认"域观"所强调的差异性,其不考虑这些差异性的简单分析,只是方便分析的简化。在传统范式下,也可以拓展成为可以分析不同文化与制度下的不同"商域"。传统的约束最大化下的变量选择,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达到的供需均衡,以及对均衡的评价,是经济分析的核心。这个核心不能放弃,不论是在教学还是应用上,还应该是主角,但要加强与拓展,包括在分析收入分配平等程度与处理污染等外部性等问题上。有关拓展与创新的一些方法论问题,本文也略为讨论。  相似文献   
9.
庄子与惠子关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濠梁之辩,古今论者多数认为庄子辩胜了。实际上庄子是诡辩。用进化生物经济学反击不可知论,不但给濠梁之辩的胜负作出了与历来多数学者不同的判断,或胜负判断同样而依据不同,而且超越了中西方学界在可知与不可知论之间的僵持。通过证明所有具有机动性的物种都是具有意识的和所有具有意识的物种都是有苦乐感受的等命题,可以帮助评价濠梁之辩。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路交通外部成本估计——北京案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非常保守的估算,尚未包括汽车的钻石性物品效应,2000年北京市道路交通外部成本占GDP的份额介于1.745%~5.296%.若根据上下值的平均(3.52%)估计,北京每辆机动车每年的平均外部成本约为人民币10 000元.其中,因空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占一半以上.必须反思当前的汽车消费政策.有必要使机动车所有者支付其所造成的外部成本,对机动车与汽油的收费应该明确反映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