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我国古代社会是非常重视道德责任的 ,把诚信道义列入“三纲五常”之中 ,使之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性要求。与此同时 ,为确保人们遵守诚信道义 ,还根据人们的社会资源网络构建了一道道抑制欺诈的防线 ,这集中体现在通过形式多样的保约对欺诈行为进行法律责任追究 ,从而把对诚信问题的治理从道德教化转变为德法兼治。这对当前我们治理社会诚信问题颇有启发。保约是以人格保证或以财产担保的契约 ,是古代社会防范信用风险的基本方式。从帝王勋臣间的“丹书铁券”到民间各种形式的书契 ,无不反映出人们对规避风险的强烈诉求。我国在西周时就有…  相似文献   
2.
以讼师秘本为主要载体的明清讼学,不仅是我国古代法学的重要分支,而且是民间百姓法律知识形成的重要途径。明清讼学给民众传播他们所需要的法律知识,给他们传授了诉讼技巧,锻炼了他们的诉讼技能,提升了他们的诉讼水平,对封建司法专制制度提出了挑战,大大抑制了地方官吏的武断审判,引起了各级官吏和司法衙门的高度关注和焦虑,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地方官吏更加谨慎处理民众的诉讼诉求。  相似文献   
3.
地域商帮组织经过明中后期及清中前期的发展,在晚清民国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演变,原有商帮组织逐渐衰微,其经济功能逐步为跨地域商人团体组织商会及同业公会、公所取代,而其社会功能则被同乡会继承,地域商人组织的双重分化演变,反映了商人团体在社会变迁中不断谋求自身与社会的协调共处,同时说明商会、同业组织、同乡会均根植干中国本土.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官箴是以一种劝诫文体表达出来的“为官之道”。官箴文化所传播的政治智慧着眼于官吏修齐治平的内省自觉,特别重视对官僚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和业务才干的锻炼,凸显了亲民爱民的人文关怀。它们以一种独特的政治话语诠释着古代社会的治理图谱,承载着中国传统的政治文明,也给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南宋理财家李椿年与“经界法”的推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措置经界”不仅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地政管理史上的重大举措。由于它旨在清理土地占有状况,抑制诡名挟户,实现产税均平,因而遭到豪强地主阶级尖锐的反对,措置经界的中心人物李椿年也因此倍受攻击和迫害。尽管豪强地主阶级百般仇视李椿年,目...  相似文献   
6.
7.
有关江西古代“尚讼”的说法由来已久。江西古代尚讼既有纠缠不已、久讼不决的一面 ,也有依据法理和程序不断进行合理申诉的一面。我国古代对尚讼目之为恶习 ,对它负面的价值判断几乎深入人心。但深入分析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江西古代“尚讼”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异地购置田产相当普遍,寄产纳税问题不仅是赋役制度中统治者非常关注的环节,而且也是民事法律关系中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寄产与诡寄的区别和联系、寄产纳税制的要求以及寄产代纳税合同的分析,试图对寄产代纳税的契约规制作一浅探,藉此揭示中国古代税法在民间是怎样通过契约形式来规范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