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基础科学之一的地理学,在我国长期隶属于文科.成立于1929年的中山大学地理系,归入理科,自此开创了中国近代地理学新历史和新格局.文章发端于此,阐述地理学在中山大学以学科性质、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和各类专题地理研究为标志的一系列学术创新,由此反映地理学岭南学派所具有的博采包容、长于野外考察、为社会服务的务实学术风格,指出其对推动中国地理学前进,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重大贡献,并以此彪炳于中国地理学史册.  相似文献   
2.
山西从西汉至民国时期,无论在国内战争,还在是民族冲突中,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历史上军事人才辈出。他们的籍贯分布不但是长期战争环境导致的结果,也深受政治、文化、选拔人才制度的影响。其在空间的分布随着历史时期军事、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和区域的开发、选拔人才体制的变化,呈现规律性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雷州文化概念应由其地域全在热带范围内,分布连片,有一致发展过程、共同的文化特质和风格,一致的发展水平和稳定的文化中心等整合而成,应定名为雷州文化。与此相应,形成"雷州民系",加入岭南四大民系之列。雷州文化具有热带农业、海洋、清官廉吏、独特风俗、流寓和文学艺术等文化精华,应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目前新闻写作学界在新闻辅助材料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新闻辅助材料的类型、特点、功能和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5.
聚落地名反映了人类社会在变迁过程中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选择和适应。明清时期.西江走廊人口密度进一步增大.从平原、河谷到低山、丘陵等地区都有人口的分布。但受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作用.聚落类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聚落地名方面.除保留原有自然特征和古越语聚落地名外.社会类型聚落地名大量涌现,充分反映明清时期西江走廊地带在社会经济发展等状况,并奠定了以后本地区聚落地名在和自然特征和经济类型等方面的分布空间格局和命名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是提出《数学史概论》教材的编写纲要,以及说明使用教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应命性是公文写作最主要的特征 ,本文以写作的受控程度作为切入点 ,具体分析公文写作内容表现的基本方式 ,从而在认识与实践这两方面来阐述公文写作受控与表达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新制度:“一个规范,三个指引”,帮助人们深刻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进一步讨论了我国油田企业的内部控制发展历程,结合目前我国油田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论述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按照我国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建立健全油田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海南文化概念的基础上,阐述海南文化存在的形式、族群、时间和区域等结构体系;指出海南文化具有海岛性、热带性、山地性、海洋性、开疆性、多元性、包容性、务实性和滞后性等特质;海南文化在捍卫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中西文化交流和保存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由此决定其在中华文化版图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