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卢道典  蔡喆 《城市观察》2012,(2):110-118
关于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权限一直存在"集中"与"放权"的讨论,并且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也存在差异。通过对全国部分城市的规划管理体制进行梳理,从市、区(县、市)两级分权视角总结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中的"垂直型"、"半垂直型"和"非垂直型"三种典型模式,分别以南京、北京和上海为案例分析三种规划管理体制典型模式的主要特点和事权划分,并对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后提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包括将规划决策权"上收"与实施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市—区—镇(街)"三级规划管理机构体系、整合市区两级规划部门内部机构设置形成"大处室"和"大科室"以及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景区与社区商户良性合作是有效激发乡村经营主体活力、培养本地发展能力与价值、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文章通过数理分析、案例研究与深度访谈等方法,基于乡村旅游地不同发展阶段研究景区与社区商户双方的利益协调及可改进区间,以此探究双方合作的阶段性规律及其协调机制。研究主要得出:(1)双方合作共赢,理想均衡结果是平均分配新增收益;(2)双方竞合中由于社区商户信息不对称,景区企业一般占优,但收益分配比率不直接影响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大小;(3)景区新增投入以应对生态环境等外部性问题时有利于促进双方合作,但并不利于总经济绩效。立足良好的企地关系与共同富裕目标,应加强景区与社区基础协议、景区与社区商户动态契约以及加强政府非强制性干预、社区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