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王猛  梁雅昆 《城市》2021,(3):40-50
中小型国家级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增长极之一,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内部分工.笔者基于产业集聚和城市专业化两个维度,采用区位基尼系数和产业结构差异指数对关中平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的内部分工加以测量.笔者根据研究发现:2017年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内部分工水平低于北部湾城市群,表现为前者的产业集聚水平、城市专业化水平均低于后者.两大城市群的产业集聚水平趋于上升,且关中平原城市群增幅大于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城市专业化水平较为稳定,北部湾城市群的城市专业化水平则有上升趋势;产业集聚水平、城市专业化水平及其变动趋势在产业或城市间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上述结论为中小型国家级城市群内部合理的分工体系构建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DEA窗口下的非径向DDF测算碳排放效率,采用半参数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碳排放效率的非线性和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全国平均碳排放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且东部地区高于平均水平、中西部地区低于平均水平。在“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的共同作用下,碳排放效率随可再生能源发展呈现“N”型变动趋势。可再生能源对全国碳排放效率的促进效果并不显著,但它每增加1%,会分别提升东、中部地区碳排放效率的0.62%和3.5%,降低西部地区碳排放效率的7.43%,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化配置。据此,文章从碳定价、财税优惠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碳排放效率和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