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2.
文章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中国等38个国家的政府债务与居民消费的渐进演变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可能引发两者关系结构性转变的政府债务规模进行了有效估算。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在明确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基础上,通过构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马鞍山的城乡一体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进一步提出推进马鞍山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0—2016年中国高技术3个行业1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从企业R&D投入的外部影响视角,实证分析政府R&D资助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滞后效应。研究表明,政府R&D资助对企业R&D投入具有挤入效应,且不同行业的挤入效应具有显著差异。此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仅对个别行业的企业R&D投入具有显著影响,而是否存在时滞效应则与行业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5.
6.
7.
建立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采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方法计算2000~2008年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水平、新型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运用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计量分析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结论表明: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促进了新型城市化的加快,新型城市化也推动了新型工业化进程,两者互为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8.
新常态下,技术合作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重点研究政府能否通过财政手段有效引导企业提高产学研合作。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研发投入、政府支持对企业产学研合作意愿作用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研发投入显著提升企业产学研合作意愿;(2)研发投入对企业产学研合作意愿存在显著门槛效应,政府直接资助超过门槛,促进作用减弱;(3)中西部地区门槛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政府引导企业产学研合作需注意资助方式和资助地区。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影响我国就业规模的理论分析,利用我国2002-202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与我国就业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短期内对就业规模具有正向影响,但长期来看存在着较为稳定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稳就业能够协同推进,但为了延长数字经济对就业规模正向影响的时间,公共政策应注重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创新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完善数字经济相关领域就业政策体系,打造运转效率更高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是理解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重要视角。本文利用2011-2021年全国各省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内在机理,识别数字经济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水平提高制造业产业链韧性;(2)随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促进作用边际递减;(3)数字资源是数字经济发展初期促进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主要因素,数字经济促进作用下降的原因是数字应用推动作用的下降;(4)数字经济对中部地区制造业产业韧性促进作用最大。本文试图分解数字经济要素,并具体分析各要素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