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5篇
  2008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1.
最终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是国民经济统计中的两个重要指标,二者之间具有许多密切的联系。比如,这两个指标的统计范围都主要是消费资料,又都可以按居民个人和集体两部分进行统计。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就会引起混淆,有时甚至把二者视为等同。事实上,这两个指标的差异是很大的。本文在说明这两个指标联系的同时,重点要阐明它们的区别,以达到区分清、运用好这两个指标的目的。一、最终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内涵及外延最终消费是指当期最终产品中用于非生产过程或生活过程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它是国民经济使用统计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以2003年以来中国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为研究背景,对改革绩效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在对改革设计方案进行系统描述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某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际,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信贷资产质量、信贷支农、盈利能力等方面,对该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择样本在信贷资产质量、盈利水平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支农服务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农村信用社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主要是财务结构的改善,而改革方案所设计的目标在现阶段并没有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3.
4.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今看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对于经齐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及途径,社会各界已作了大量的有益的探讨,但对衡量经齐增长方式的指标体系的研究却很不够.本文拟就建立经济增长方式的监测指标体系作一简单探讨.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含义经济增长方式,实际上指的是经济发展的方式或经济发展的模式.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方式,可以称之为数量速度型,主要依汗高积累高投入扩大外延再生产,来达到增加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目的;另一种是以集约经营为主的方式,可以称之…  相似文献   
5.
焕发企业活力是微观层次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企业活力也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稳定性。要搞活企业,尤其是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就要对企业的活力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一、企业活力的界定关于企业活力的内涵,目前有以下几种见解:一是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综合反映;二是认为企业活力应包括产品的竞争力、对市场的应变力、科研的开发力、资产的增值力、领导的团结进取力和职工的凝聚力;三是指企业行为的自动化、合理化和合法化;以上这几种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从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  相似文献   
6.
“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统计调查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讲求效益原则也是其内在必然要求。如何才能提高统计调查的整体效益呢?本文拟从统计调查进度控制作一探讨。(一)进度、质量与费用是提高统计调查效益的中心环节.如何省时、省力、高质量地完成统计调查,这是统计调查活动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根据系统工程理论,参考AD.Hall首创的三维结构模式图,可以绘出统计调查的三维结构模式图软图1),即程序维、逻辑维和条件维模式。程序维表示的是统计调查活动过程的系统阶段性;逻…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作为危机管理的主角,我国政府应借鉴国际危机管理的先进经验,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和网络通信手段,努力构建具有速度型、互动型、预警型、人性化四大特征的危机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危机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积极运用科技的力量提高对危机事件的预见能力和救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投资主体培育是投资体制改革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体制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为单一化投资主体格局的打破、多元化投资主体格局的出现。但现实仍与改革的目标取向相距甚远,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格局有形无实,投资主体一直处于虚置、缺位的状态,有的只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