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6篇
统计学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生态学到可持续发展尽管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晚期,那时工业社会开始意识到污染和过度开采自然资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则很短。像18世纪的经济问题和19世纪的社会问题(它们都是当时的重大紧迫问题)一样,生态问题在20世纪走到了前台,它是为了回应威胁、危机与不断强化的意识(即人类是其生活其中的自然环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效率的争论 ,试图对其建立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从公共选择学派的“同意一致性”原则出发 ,建立逻辑上一致的判断标准 ,同时利用这一标准对石油工业三次大的制度变迁的效率进行分析 ,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 ,也对这一标准进行了实证的检验。  相似文献   
3.
人类安全的本体论 人类灭绝的风险是100%,您和我将会死亡的风险也是100%。存与灭、生与死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绝对事实。生存与生活只是稍纵即逝的机会,而灭绝与死亡则是我们永恒的宿命。  相似文献   
4.
焦兵 《统计与决策》2006,(21):51-52
农村金融组织可以弥补不同农民之间现金流的缺口,可以满足农民同一时间不同需要的现金需要,还可以解决与陌生人交易所产生的信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健  焦兵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22(1):19-23,封二
文章利用CRn指数、H指数、Ellison-Glaeser指数等指标,对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产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石油天然气产业的上、下游环节进行了细化研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产业的上游已显现出较强的集群性,但是石油天然气产业的下游并没有体现出相应的集群性。中国西部地区的石油天然气产业的产业链布局存在以上缺陷,这是导致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油气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诅咒”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诅咒"是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在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资源诅咒"这一基本命题为依据,对区域油气资源富集程度与经济发展速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油气资源禀赋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剖析;最后对油气资源富集区域如何规避"资源诅咒"陷阱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金融需求的结构性与层次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兵 《学术界》2007,(1):141-145
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需求的整体结构特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农村借贷结构、层次的不同以及借贷用途的不同。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二元化”结构的严重程度。针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分割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首先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利用Feder模型阐释了能源产业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然后利用成分分解法对陕西能源产业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统计检验.研究发现,陕西能源产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在水平序列、波动成分和趋势成分等方面变化高度一致.最后通过二阶自回归方程对陕西能源产业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结果显示:能源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系数为27.20,间接溢出系数为0.26.这说明,2000年之后能源产业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呈逐步上升趋势,而间接贡献呈现先降后升的L型变化特征.因此,必须大力提高能源产业的间接溢出效应,以推动陕西区域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0.
根据菲德模型的构造思想,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并且假设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边际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构建出能源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模型。利用该模型测度了陕西省能源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