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6篇
统计学   6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如何引导农民把一部分消费资金用于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之一。生活消费资金转化的潜力(一)农民消费资金的增长连续三年超过纯收入的增长。从1979年到1984年的六年中,除1980年和1981年的消费增长超过了纯收入增长,有四年纯收入增长超过了消费的增长,平均每年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要比消费增长快4.3个百分点。从1985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1985—1987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平均每年递增13.3%,比人均纯收入增长快4.1个百分点。三年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07.2元,而同期人均生活消费则增加了124.5元。生活消费占纯收入的比重,在经过1982—1984年的下降之后,又由1984年的77.1%回升为1987年的  相似文献   
2.
文兼武 《统计研究》1991,8(4):27-30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农村人口数量多,素质低。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重点在农村,提高人口素质的重点也在农村。人口素质是思想素质、健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总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的文化素质越来越重要。人口的文化素质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如文化程度(即受教育程度)、科学技术水平、生产技能和生产经验等。其中,文化程度是最基本的,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掌握科学技术、生产技能的多少、快慢和熟练程度,还决定了生产经验的积累是否具有创造性。本文根据全国6700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从总体上判断农民的文化程度,并分析它与农民收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农民的饮食结构在调整中得到改善。然而,由目前温饱型的食品结构向小康型的食品结构过渡,面临着粮食与收入的双重制约。我们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寻找比较合理而又符合实际的食品消费模式,并作出审慎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当前官方统计关注的若干重要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背景(一 )统计与信息技术人类已经进入了 2 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统计科学的发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越来越密切。计算机、网络、光电技术、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已经或正在被广泛引入统计领域。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统计科学的发展正孕育着新的突破。(二 )统计与社会经济发展在中国大陆 ,经过 2 0年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 ,国民经济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与此同时 ,中国大陆的统计体系由原来的MPS体系逐步过渡到SNA体系 ,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质量的中外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9%,经济规模随之扩大,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数量增长的快慢,而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本文试图从生产效率、经济结构、科技水平、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中外比较,以加深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陈建芜 《统计研究》1986,3(1):57-59
一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第三章附录从数学上探讨了在商品技术假定下推导投入产出系数矩阵的过程,得出商品×商品表,A=BC~(-1);部门×部门表,A=C~(-1)B。这两者都涉及到逆矩阵C~(-1)的计算,因此要求C为方阵,且要求C可逆(满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