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张广茂: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沈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沈阳书画院专业书画家。出版有《少年书法三百六十五天》《颜真卿多宝塔碑笔法详解》《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笔法详解》《董浩叔叔谈绘画》(合著)等书。  相似文献   
2.
信用卡行业存在的最大的风险是信用风险,主要是持卡人和发卡行之间的信任机制中存在的风险.我国国内个人信用体系目前很不健全,恶意透支的现象目前就非常的严重.据统计,仅信用卡恶意透支一项,给银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上亿元人民币.这将严重影响着消费者对于信用卡的信任度,制约潜在消费者使用信用卡.……  相似文献   
3.
前期基于应计项目操控的研究发现,国有控股、机构投资者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从而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目前,许多学者发现公司更倾向于实施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那么国有控股、机构投资者是否也有利于抑制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国有控股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非国有公司;机构投资者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国有公司的机构投资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显著小于非国有公司.上述结果表明,从真实盈余管理的角度来说,国有控股不利于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能够改善公司治理,但其作用在国有公司中受到一定程度限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已有的国有控股治理作用的文献是一个校正性的补充,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和改革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其资产少、风险大,融资相对来说更为困难。本文研究了在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分业经营限制和风险投资尚不完善的双重约束下,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经营策略。研究认为商业银行首先要通过浮动利率,提高商业银行的收益;其次,通过创新经营模式降低风险,通过商业中介、政府政策性机构分担风险;从提高收益、降低风险两个方面,来实现商业银行的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采用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两种模型,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股权再融资过程中,上市公司会同时使用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二者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会导致融资后公司业绩的短期下滑,而真实盈余管理则会引起公司业绩的长期下滑。相对而言,真实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之后业绩滑坡的主要原因。上述结果修正了以往文献将股权再融资后的业绩滑坡完全归因于应计项目操控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7.
宝马、奔驰、大众等知名厂家,高速公路不收费,一年的工资叮以买到不错的小汽车……能反映德闻汽车文明,使其称得起“汽车王困”的远不止这些“硬件”。深入人心的节俭、环保理念.人的严谨、守法的品质,颇具人性化的社会管理,或许更能代表他们“车”文明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1个基于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模型,并结合实证会计3大假说提出了经验研究假设,以2007年所得税改革为背景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问题。结果显示:预期税率上升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预期税率下降会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国有控股、公司规模、债务对应计项目操控程度有显著负效应,对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正效应;管理层薪酬对负向的应计项目操控有负效应,对正向的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上述研究丰富了避税动因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从真实活动操控视角发展了实证会计的3大假说,也对审视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和监管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他主义的行为边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把利他主义行为作为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来探寻其存在的边界条件。通过分析得出,利他主义行为要发生必须满足下列几个条件:首先,利他者掌握受惠者的需求效用信息;其次,在互惠利他中利他行为要有回报的产生;最后,利他主义配置资源的成本必须不高于市场交易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明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通过银行信贷配给影响企业短债长用的理论机制,并利用中国EPU指数和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EPU上升提高了企业的短债长用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风险承担能力较强和长期融资能力较弱的企业中,EPU上升对其短债长用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下的短债长用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明显,但会增加企业的破产风险。上述结果有助于解释包括中国在内的转型国家的“债务期限结构”之谜,也提示政府有关部门关注当前经济政策不确定下的企业短债长用现象,拓宽企业长期融资渠道,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