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7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04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251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档案史料,乾隆朝已经知道"喀什噶尔白山之人""阿克塔哈里克"等称谓,并防范他们与白山派和卓后裔的联系。嘉庆朝则进一步认识到南疆民众中存在"黑帽""白帽"两大群体。道光以后,和卓后裔进犯南疆,清朝利用黑山派打击白山派。梳理清朝对白山、黑山派的认知过程及政策变化,有益于认识清朝对新疆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3.
4.
胡丘陵的作品被称为“后政治抒情诗”代表性文本,他的作品有着浓重的历史意识,其在历史的褶皱深处发掘人性的光辉,用全球化的视野和人性的光辉照亮读者的心灵;同时,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以及作品艺术性、政治性和抒情性的高度统一,使得他的作品既有历史的深度、现实的厚度和精神的广度,又在保持思想高度和作品纯度的基础上,最大可能地寓含了散发着诗性光辉的生命情怀、悲悯精神与世界意识。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东南亚各国和各地区先后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建设民族国家和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东南亚华侨社会在二战后也逐步转变为华人社会,并且成为东南亚地区多元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亚华人社会在二战后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个别国家或局部地区华人政治和社会地位变化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将二战后东南亚华人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系统地考察和分析其社会地位的演变与发展,相对而言则显得较为薄弱。由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庄国土教授主持完成的《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  相似文献   
6.
清代宁夏地区是全国灾荒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灾荒的发生有其自然成因,但社会成因更为主要.环境破坏、粮储不足、腐败、战乱等社会因素使人民丧失了抵抗灾荒的能力,人民饥馑潦倒,政府财政窘困,最终导致灾荒频发.  相似文献   
7.
追求学业上的成就,并由此实现社会流动、赢得尊敬和家庭的荣耀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但对教育成就的重视也导致儿童承受很大的压力,引发心理和身体的疾病。对上海685名学生学业压力与精神健康的调查证实,学业压力是加剧学生焦虑的风险因素,而父母的情感支持是促进儿童精神健康的保护性因素。因此促进父母对儿童的学习参与是重要的,但要注意时机,动态了解儿童的学习压力状况并提供及时的情感支持,这样有助于儿童的精神健康。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新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建立“五大”机制,加强社区计生协队伍建设,为巩固发展全市先进计生协创建成果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10.
聂淑媛 《人才瞭望》2017,(20):11-13
针对河南省高校教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状,从教学、科研、人才管理等不同角度具体提出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与实践方案:第一,逐步建设基于团队效能和专业创新的高校教师教学团队、河南省教学发展中心,切实提升高校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第二,通过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四位一体的协同合作,积极培养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打造优质的高校"众创空间"和创新实践基地;第三,优化人才管理和交流机制,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