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对于一个国家,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可持续发展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环境、人口、资源、技术进步、制度等诸因素,是个非常大的课题。目前学术界特别是经济学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当然尚有许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制度研究就是其中之一。经济发展总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实现的,所以研究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当然制度本身的内涵也很广,有市场经济制度、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等。本文拟对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个方面取人员管理制度,特别是现代*一中型国有企业里的干部管理制度进…  相似文献   
2.
大成学是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提出的关于“外王”的思想学说,该学说的创立,使其思想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为泰州学派以及士大夫服务社会,普及儒学,提供了新途径。其主要内容是尊身尊道和立师道等,它体现了王艮的价值取向和独立人格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英雄精神与保身思想的结合。该理论的实践与发展,对于社会向近代转型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乐(luo)是孔子思想的一大特点,也是宋明儒学探讨的重点。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将乐与修养、天命、日常生活态度联系起来进行论述,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自己对乐的理解和体认,由此可见其修养方法、生活态度、道德境界以及泰州学派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儒家经典《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宋明儒学家修养理论主要依据,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王栋也此有较为独特的诠释,不仅丰富了儒家的修养理论,而且对于指导道德实践以及纠正泰州学派“越轨”人物的言行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的开拓者,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并借助西方心理学观念,对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仁”、“礼”、“乐”,做了独特的体认。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孔子的理解以及阐述其思想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梁漱溟是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他的文化理论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和评价了他文化理论的形成、变化和完善。指出从早期起,他就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评价中国、西洋和印度文化,提出了文化进化模式,并对中、西文化融合提出了独特见解。三十年代左右,由于中国的现状,他更正了早期对西洋文化全盘承受的观点,以使其文化进化偏重精神文化的进化。晚期,他又从人、社会形态和精神文化发展的一致性,论述文化进化,理论更为严谨。本文以为梁漱溟文化理论虽有变化、发展,但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则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中亚的非传统安全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冷战后的中亚为背景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冷战后中亚国家为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而进行不懈努力的过程。通过构建中亚经济安全合作圈层结构 ,重点加强反恐、能源开发、反毒等方面的安全合作雁行模式 ,中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格局明显改观 ,但从长远看中亚安全合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8.
《证主默解》和《克里默解》是明末清初出版于江南的两部伊斯兰教著作,前者因王岱舆批评而出名,后者因译者是张中而受重视。有学者却将它们看成是一本书,认为王岱舆批评《证主默解》即是批评《克里默解》、批评张中。并推断明清之际伊斯兰教江南学派内部,包括王岱舆与张中之间存在分歧或纷争。比较两部著作的思想和文句,此观点难以成立。《证主默解》与《克里默解》是两书而非一书两名,作者亦是两人而非一人;至‘于推断明清之际江南学派内部纷争等实属个人想象,并无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是以商业文化为特征的宗教,中国回族继承了这种特征,以至形成了以商业为根本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清真寺、市场、回回社区三者相联系的空间格局。而回商不仅善于运用社会资本,理性地处理获得的财富,而且也是文化的载体或主体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李贽的名言“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并非探讨民众物质利益,而是通过对佛教义理“色”与“空”的论述,探讨道德修养问题,以往学者不注意全文,断章取义故有上述误读。李贽重视社会功利,并以此作为评判人物的重要标准,其结论多与儒家的主流意识相异,且构成挑战。李贽又崇尚道义,提倡真心为人。在他理论体系里,功利与道义非但没有矛盾,而且彼此包含圆融无碍。他的思想理论不仅有创新,而且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