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各有侧重、自成一体,相互依存、融会贯通,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结构。中国梦价值内涵由认识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导引了中国梦践行的对象性活动,客观关系系统、力量关系构型、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中介构成了中国梦践行场域作用的系统机制。精神引领、价值整合和动力激发是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梦践行场域中的培育,通过目标支撑、价值共识和精神动力对践行系统、构型和中介的拓展,系统推进了中国梦价值内涵由认识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的对象性活动。  相似文献   
2.
有着优越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的南海在悄然地发生变化,然而,世人对其经济发展的迅速和特色的关注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今天的南海以其均衡的经济结构、开放型的流通体制、齐头并进的多种经济成份、举足轻重的外向型经济、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而名列中国经济发展“四虎”之一。南海巨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解放思想,因地制宜,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全方位发展生产力是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 ,是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都必须直视的历史遗产。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加入WTO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举措。经济全球化既表现为资本扩张与增值的经济过程 ,又表现为思想文化激荡与碰撞的政治过程。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言 ,加入WTO后挑战与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4.
以“中和之气,以治百病”为核心思想,以“启阴感阳,人乃自生”和“四诊会参,复方治疗”为基本内容的中医学理论,渊源于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植根于传统中和思想。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党的二十大聚焦的重要内容,其话语生产囊括了话语概念体系创新、范畴锚定、言说方式于一体的符号化传播。道路演绎的规范性、内容体系的价值性和实现方式的建构性,构成了以话语赋意为核心的概念产出;价值形态锚定的社会主义范畴、中国形态锚定的现代文明范畴、当代形态锚定的中华文明范畴、发展形态锚定的世界范畴,构成了产生语境和重塑语境的范畴对接;而价值性定位的话语语境展开、策略性调适的话语类型聚焦、现实性激活的认知图式昭彰,则构成了“新形态”话语生产的表达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6.
7.
关于历史和研究历史,终极的目的是构筑一种史学认识价值系统,这种系统的特征不论如何,必然要烙上现实价值之印。那么,就要触及历史的客观性问题,也即历史实际上是存在着两重性的。肯定存在真实的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是客观的历史。同时,又存在后人认识的历史,将他们在界定历史或重现历史的过程,揉掺入相符于或至少接近于历史客观性质的要求,是历史的客观。客观的历史与历史的客观两重性发生之源,就在于史学认识与现实价值之间的关系。历史、文化、,心态具有延续性、遗传性和不可断裂性的特征,又具有漂移、变化、转折和改形的特征。史学认识就在于提供上述二种特征的背景、规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群众路线”的话语凝练,源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式发展、中国共产党新闻实践的历史淬炼以及回应时代诉求的精确研判,构成了群众路线继承性和发展性的历史话语空间。“以人民为中心”的认知框架、中华文化“民本”特色的情感框架、治国理政功能指向的目标框架,彰显了以人民情怀和治国之道链接的情理话语空间。新闻舆论工作群众路线的平台融合创新、话语修辞创新、主体协同模式创新,指向了协同和融合构建的实践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承接中华民族文明成果的深层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表达。作为认同的基本向度,民族文化的价值观认同为我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方法。民族成员价值观认同的可塑、其政治动物的本性以及共同体权威与价值观认同的互动,是我们理解强化认同何以可能的基础和条件。在现实性上,个体成员社会性表征的固化和民族性内涵的表达,养成与共同体推崇相一致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以便生成理解认同的群体视域,是强化认同实现的要求和标的。就此意义而言,所谓价值观的强化认同,无非是民族国家在特定的场阈中对个体成员所进行的教育引导和强制推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价值认同是中华民族成员对中国梦价值内涵的承认和认可,培育和建构中国梦价值认同,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方式。在现实性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中国梦价值内涵理解认同的结果,因而是中国梦价值认同实现的目标;中国梦价值内涵的凝聚力、物化力和对外影响力是中国梦价值功能作用的基础,因而是中国梦价值认同推进的动力;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相结合带动中国梦的价值认同,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贯穿中国梦认同之制度、利益和绩效,社会展演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拓展中国梦认同之主体、客体和介体,因而是中国梦价值认同建构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