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中国在全球卫生健康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过程为主线,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角色的类型学建构,即历时性、空间性和共时性三个维度的角色结构。当前全球卫生健康治理中的中国角色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自身国家发展成长的结果,同时也是在国内—国际两个空间里协同推进的,正是这种时间和空间维度的综合作用,形成了当前中国角色的共时性角色结构。这个复合性角色结构集中体现了中国在全球卫生健康治理中的建设者角色。通过这个角色结构类型学,有望为观察和分析中国参与全球卫生健康治理提供一个可能的坐标。  相似文献   
2.
从决策议程对环境的回应、动员社会中的稀缺资源和实现政府间合作三个角度来分析运动式执法的必然性,运动式执法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和治理模式并非总是消极的。一味地否定运动式执法,既不符合中国公共治理的现实需要,也不符合严肃的学术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尽管学术文献里没有给出政府偏好的恰当定义,但它的确是解释中国制度变迁中的一个重要变量。运用制度学派的有关制度变迁理论,对收容遣送制度起源的历史作出政治学的解释,可以认为,巩固政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双重压力,都对政府治理城市秩序的偏好产生了重大影响。1950年代以后的收容遣送政策及其实践,为考察政府偏好与制度设计之间的关联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世界局格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多极化是主流,但极与极之间极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性,更多地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科技、经济力量,但传统的因素依然起作用。由此,国际政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1、科技力量更有力地左右着国际关系的结构与国家力量的对比;2、经济因素凸现出比军事因素更强大的影响力;3、政治、外交、军事等因素不断在改变自己的存在形式和作用;4、国家虽然仍是权力的核心,但越来越多地受到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压力与挑战。国际政治局格的变动与国家政党的发展趋势息息相关,关注西方政党的发展趋势,对我们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观察世界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国家和社会的超大规模,决定了治理像中国这样的大国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大国治理呼唤着政治家。中国的现代化和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政治家对中国的政治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总而言之,中国需要政治家。但是,仅有我们上述对政治家的  相似文献   
6.
7.
就像传统的中国人生活在家族,农村的中国人生活于村落之中一样,在当代中国.几乎每一个城市人是生活于特定的“单位”之中的。在社会学意义上,单位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生活样式和生活空间,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公共空间,因而单位构成了中国人生活的原点。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单位的政治意义在于,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和社会调控形式,单位是中国社会在制度和结构两个层面上超越传统社会的重要体现。它与国家之间关系紧密,作为国家调控体系的基本单元,单位既是国家政策的最终落实者,又是整个政治体系的支撑者和资源的最终分配者。 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是一个“单位时代”。改革告别了“单位时代”,中国社会进入了“后单位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单位”作为一种组织已不再存在,只不过存在的方式、形式、功能、内容、意义等有了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实际上体现了中国现代化战略 和模式的变化,体现了市场化过程中社会调控体系的再造。这种再造要取得成功,依赖于三重因素:单位组织的创新;单位外社会体系的丰满;确立多元化的新型权威结构。  相似文献   
8.
运动式治理深刻地反映了政府在选择政策工具上的困惑.在社会动员模式发生变化的现实情况下,政府在习惯上仍对运动式治理产生偏好,这实质上是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不足的表现;同时,运动式治理也确实存在着弥补政府动员能力不足的可能性.其实,运动式治理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完全否定它在治理过程中的价值是不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马婷  唐贤兴 《领导科学》2012,(29):11-13
政策问题的界定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政策分析者可以为决策者界定政策问题提供智力和知识上的帮助,但现实的决策常态是,决策者经常根本找不到问题是什么,或者经常找错问题.界定政策问题是一门艺术,其中一个集中体现是如何正确地把握问题与困境之间的边界.政策问题的界定是一个政治过程,不能离开政治过程来讨论决策的艺术.决策者必须在决策行动和其对政策问题的洞察力之间建立起有机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财产权与民主政治:西方社会尚未结束的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产权与国家的民主政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演进关系,但在整个西方民主史上,关于两者的演进关系存在着激烈的争论,直到今天还没有结束争论。对财产权的保障是促使民主政治成长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也有人认为私有财产权的发展将阻碍民主的发展。对民主于财产权的意义,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是只有民主政治才是有效保护财产权的政治制度安排,但相反的观念则认为,民主政治并不能有效地保障人民的财产权,它只能保护少数有产者的权益。这些争论的结果对国家作用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政府)的作用不断加强这一趋势来分析,社会大众对保障财产权和民主参与的双重需求促动了国家作用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