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尹志华  林勇  章辉 《兰州学刊》2012,(7):155-157
通过发行可转债融资是我国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途径。从可转债最后的行权结果来看,可转债融资更类似于股票的增发或配股融资,与债券融资有着本质的区别。文章从企业融资的角度,重新研究了可转债的定价,并修正了传统的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试图对我国的可转债给出更为合理的定价方案。  相似文献   
2.
张留孙随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入京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后,即作为天师代表留在大都.不久,张留孙因祈祷、治病有功,获得了世祖的宠信,被敕封为"玄教宗师",从而成为一位开宗立派的著名道教人物.玄教宗师在元代共传承了5代.随着元朝的灭亡,玄教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张留孙和其弟子所创立的东岳庙,至今仍是北京地区的重要道教宫观.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在国民经济领域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政治资源,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和智力支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从体制、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保持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从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分析了作业成本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然后分析了作业成本会计和传统成本会计四个方面的区别,即成本计算程序、间接费用分配基准、成本计算对象以及成本的经济内容,并指出了在我国推广作业成本会计的紧迫性。最后,探讨了新环境下作业成本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几点应用,其中包括:改善竞争战略的实施,有效地细分市场,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与改善企业内部转移定价等。  相似文献   
5.
道教聚落生态思想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教在致力于天国世界构建的同时,也致力于现实人间仙境--洞天福地的营造和理想人居环境--生态聚落的选择和建设.前者以神仙思想为基础,将洞天福地大置于名山大山之中.这里树木葱茏、环境幽雅,既是神仙居住之所,也是道士修道成仙之地.后者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基础,提倡和选择临水背山、阳光充足、交通方便、供排水通畅的理想人居环境.两者共同形成了独特的道教聚落文化.当然,这种文化中所包含的一些不健康、迷信、落后、愚昧内容应加以摈弃.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南通市港闸区唐闸镇闸北社区有一些曾经在社会上被贬为“二流子”和“邪头”“硬头”而打入“另册”的人,今天他们中有的人一改过去的恶习,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是一股什么力量驱使了他们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凌步桂  陆锦玉  尹志华 《社区》2002,(22):38-39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南通市港闸区唐闸镇闸北社区有—些曾经在社会上被贬为“二流子”和“邪头”“硬头”而打入“另册”的人,今天他们中有的人一改过去的恶习,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是一股什么力量驱使了他们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的《老子注》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石的《老子注》颇具理论特色。他以元气释“道”,对《老子》的“道”作了唯物主义的阐释。他以“穷理”解“为学”,以“尽性”解“为道”,从而掀起了以性命之理解释《老子》的时代潮流。他主张有无并重,并对无为与有为作了辩证的理解,从而超越了魏晋玄学“贵无”、“崇有”之争以及道家纯任“自然无为”的弊端。他关于先王有尚贤之迹而无尚贤之心的说法,则试图调和儒、道两家在“尚贤”问题上的不同主张。他还提出“圣人无我”的说法,意图约束帝王的个人意志。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在阐述“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时,提出了“与时推移,与物运转”的思想,从而为他的变法主张作了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卖水果的徐佳火了。网友晒出他在新浪当程序员和辞职后卖水果的两张对比照,从带着眼镜、皮肤黝黑、油光满面、长相平平的"怪蜀黍(怪叔叔)",到摘了眼镜、细皮嫩肉的小清新,他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造成这一"沧桑巨变"的原因,居然缘自卖水果。此事还惊动了央视新闻等大V,不仅关注了徐佳转行卖水果的故事,还从电脑对皮肤的伤害、长期熬夜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0.
北宋<老子>注家对"无为"与"有为"之关系的论述,可分为四个不同的角度一是直接就"无为"与"有为"本身而言,提出了"为出于无为"、"为之使至于无为"的观点;二是从道之体用的角度,提出了"道之体无为,道之用无不为"的观点;三是从天道与人事相区别的角度,提出了"生万物者无为,成万物者有为"的观点;四是从君臣职责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君无为,臣有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