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集体"署名取代个人署名,是革命样板戏的一大标志。对样板戏诸版本进行文本分析,重点比较版本演变中人物角色和情节结构设置变化与作者署名变化的相关性,可以考得样板戏具有"非作者性"。由个人创作者赋予文本的人格化、个人化的元素在集体创作的语境中被消解,文本及人物的非真实性有赖于非作者性,而非作者性又确保了文本及人物的非真实性,两者互为因果。由多个成员组成的集体创作班子之所以能以合作的方式创作出形式与内容高度完整的样板戏,是由于凌驾于创作班子以及其他所有关心并提出修改意见者之上的"全知视角"起了统领样板戏文艺路线和引导方向的作用。集体创作作为全知视角的忠实执行者,旨在通过样板戏的展演诱导观众对剧中正面英雄人物形成自我指涉,这是样板戏的最高审美目标。  相似文献   
2.
鲁迅在改造国民性思想影响下创作了<阿Q正传>,作为现代性焦虑的产物,阿Q形象被作者赋予了批判落后民族性,建立中华民族现代民族意识的重要历史使命.<阿Q正传>在对中国农民作虚假想象的同时建构了知识精英启蒙主体身份,因此,在其诞生不久就受到革命话语的极力抵制.中国国民性话语的谱系背后隐藏着西方殖民主义话语霸权,而启蒙精英们却对此一话语霸权缺乏基本的反思意识.启蒙话语将阿Q形象与农民身份捆绑的话语策略非但没有得到中国农民的认同,相反却意外地成为对中国近代革命主力军的诋毁与污蔑.因此,作为一个文学形象,阿Q固然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却不免是一个失败了的中国民族主义形象,为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的真实历史所无法认同.  相似文献   
3.
我曾在一篇小文中提出这样的意见,古代美学的研究只有走到古代美育的研究,才算是达到了最高的境界。这是有一个理由,中国文化的审美之维最早是从教化这支树上长出来的,礼乐之教在孔孟之前就有了,那时乐教作为培养统治阶级接班人的手段而被看重。后来,百家争鸣起来了,有自觉继承礼乐文化的如孔孟,也有批评礼乐传统的如老庄和墨子,统一的文化才分门别派了。如所众知,中国人纯粹的审美经验是由一位避世者庄子以高唱自然所奠定基础的。然而当我们把庄子式的纯美学研究得多了,却也不免对古代美学的全局产生了弱视。中国古代美学是博大…  相似文献   
4.
从道统转向政统的意识形态理论──荀子美学再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荀子是原始儒家中最重要的美学家。从性恶、化性起伪、养情与治情、音乐与和谐、移风易俗五个方面,对荀子美学进行再检讨,有其理论价值。荀子理论中的性恶与治情、礼与乐诸矛盾,导出了理性群体与感性群体的重要区分,结果是以“和”补了“同”之偏。对“移风易俗”的强调,又体现了他的美学的意识形态性。荀子为中国古代的教化美学作了理论的奠基。他是封建文化早期的意识形态专家,是儒家从道统转向政统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5.
《学术月刊》明年华诞五十,好巧,我亦同庚。我与《学术月刊》之因缘,要减去前面的三十年,是二十年前的事了。记得当时我正从南京师范大学吴调公先生治中国文学批评史,他让我以王船山诗学做硕士论文。我遍访王船山的研究成果,发现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吴文治教授门下的萧驰已经先我做了船山诗学,影响甚大,不免对他的诸篇大作多有推敲。萧驰与我论船山的相异,在此不便细究。大致说来,他以为船山已经从重诗歌的音乐美转到了重诗歌的意境美(诉诸视觉表象),并得到佛教现量说的有力支持,此诚为萧驰的一大发明;而我则提出,船山诗学的重要命题是“以结…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文化进行基本判断时,必须观察她面对外来文化时所作出的抉择.中国儒道传统与印度佛教的交涉,是历史上非常经典的比较案例.那是一个改变了中国文化品格的重大事件.就中国文化史而论,比较并非一个近代的命题.汉魏晋以后的历史(包括各种专门史如文学史)之研究,学者如果仅将其对象圈定为中国传统文化,那就错了,因为那已然是佛教熏染下的传统.仅以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为例,缘起于佛教者占其半.……  相似文献   
7.
40年来,中国美学研究在几起几落之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在当今世界美学发展潮流和当代生活面前,它又遇到很多理论上的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特别是如何确立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走向,关系到中国美学如何更好地走向21世纪。这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学术课题。为此,本刊特发表全国青年美学研究会组织的一组笔谈,它们虽然观点不一,但都反映了美学界对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发展前景的深刻关注,希望借此引起大家共同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个时期以来,美学研究热兴起又渐次降温而趋于平稳,相应于此,专门的美学刊物亦由许多个而减少到硕果仅存的寥寥数个。由于发行量、作者队伍和论文水平等原因,专门的美学刊物确实也难以独力支撑下去。然而,矢志不移的的美学研究者们仍然企盼着比较高档次的刊物问世,以便展现其研究成果。由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全国高校东方文学研究会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创办的《东方丛刊》正是这样一本众望所归的刊物。  相似文献   
9.
"移风易俗":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命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移风易俗"是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命题,它在古代美学史上的发展可分为四期:先秦,荀子基于性恶论,主张以音乐和谐情感的作用,弥补礼义强扭人性的刻意、划一之偏,首次提出具有鲜明意识形态性的移风易俗命题;秦汉之际,<乐记>从理论上进一步突出了命题的意识形态性,而<吕氏春秋>、<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修正并重新解释了该命题;到汉代,由于谶纬迷信的泛滥,命题的意识形态性在董仲舒<春秋繁露>中被相应地神学化,后经<白虎通>的阐释,该命题被正式颁布为官方意识形态;魏晋时期,嵇康从道家自然人性论出发,否定了音乐移风易俗的道德性、神学性及政教性,弱化了命题的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     
正《诗经》诠释的现状可大体分为考据人事的"诗史派"和审美品鉴的"抒情派",前者起于汉儒,后者成于宋代。主题学则源于德国19世纪的民俗学研究,并在比较文学领域成为重要的理论与方法。主题学结合了形式主义文论传统与民间故事研究、接受理论等方法,探索文学模式化、图表化途径,寻找主题与文本的衍生关系、主题的历史性演变关系。在西方蔚为大国的主题学研究,于我国文学研究中的运用则差强人意,甚至远不如欧美日学者运用此一方法研究中国文学所达到的水平。当下主题学视域中的《诗经》研究大多采取历时的事件与主题联系的对比法,偏向考证一路,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