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回溯中国百年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其总体趋向是跟随西方的理论风向标转动的.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认为现代性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统一特殊性与普遍性,即私利与公共善的关系。具体来讲,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了特殊性和功利性大行其道、普遍性被压制和公共精神的失落。对此浪漫派对现代性给予严厉批判,黑格尔站在现代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反驳,但他并不认同现代社会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同时他也不希望将古代社会作为现代社会的绝对楷模。黑格尔的理想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实现私利和公共善的统一,即实现人的具体自由。黑格尔的这一观念对马克思有较深的影响,同时对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美育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多元的发展.这种大发展主要表现在:突破了以往知识视野的局限,走上跨学科研究的道路,从人类学、心理学、文化学、生态学等多维视角对美育问题进行了颇富成效的阐释.认真分析近30年中国美育在跨学科领域的发展轨迹,深入总结美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大美育学的学科建设、建构现代美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和消费时代的来临,艺术审美经验的本体论地位受到全面的冲击,传统审美经验的价值取向逐渐表征为整个文化和日常生活的直观形式。新的审美经验在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相互变奏、渗透、交融中生成,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把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等同起来,审美经验的边界拓展只有在固守本位与经世变通的两极张力关系中才能寻求到立身之所,也只有这样,当代审美观念的确立才是可能的、合法的、规范的和有意义的,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美育理论和实践的突破和创新中,滕守尧和曾永成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生态美育研究范式,两者的同异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宏观指向意义和价值层面,主要基于其哲学底蕴与美学意味,涉及本体论、实践性、主体间性和美学意蕴;微观层次指向研究策略与执行取向的差异,大略概括为理论生成、思维向度、实践转换三个方面.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整合与方法创新,可以为进一步开展生态美育建设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挖掘马克思本人的“共享”理念是当前共享理念研究的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哈特和奈格里的“共有”理论为之提供了独特视角,他们认为自然资源、物质性产品和非物质性产品等本应被共有的却被当前资本主义生命政治逻辑私有化.共有变私有阻碍共享,这一视角有助于理解马克思思想中的“共享”理论.马克思亦是从自然资源、物质性产品和非物质性产品三个方面的被私有化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对共享的阻碍.哈特和奈格里的“共有”理论实质是对马克思的“共享”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共享”理念对我国共享社会的建构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