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学习型社会是21世纪的时代选择,学习型社会赋予学习以新的内涵、新的地位、新的特征和新的形式。高等教育必须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传播与时代相通的学习理念,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开放丰富的学习资源,培育新型的学习型公民。  相似文献   
2.
以"政府供给、政府管理"为特征的"管办合一",是义务教育公共性实现的主要方式;以"政府供给、多样化办学"为特征的"管办分离",是义务教育公共性实现的补充治理方式。考察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义务教育的公共治理经历了两个时期,具有四种类型。当前,在人民群众"有学上"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需求日益强烈,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优质学校办学冲突不断显现的背景下,必须改革并完善传统"管办合一"的义务教育治理方式,有步骤地实施多样化的"管办分离"办学体制。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确立并形成了与"城乡二元体制"相适应的"城市优先"的教育发展方式,并先后经历了改革前"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集体办"和改革后"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靠集资"两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配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国家确立了"城乡均衡"的教育发展理念,并通过调整农村教育的供给体制和实施对农村教育的特别性支持政策等方式,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家观念是主导公共政策变迁的动力之一."意识形态"作为国家观念的一种,是推动公共政策变迁的重要因素.主导义务教育治理政策变迁的国家观念应该是教育的公共精神.从义务教育治理的角度理解,"意识形态"具有"观念性、政治性和否定性"三个特征.公共性阙如的"意识形态"主宰着新中国成立到新世纪之前的义务教育治理变迁过程,并由此带来了义务教育的发展困境.基于此,新世纪的义务教育治理首先实现的是观念转轨.一系列有利于义务教育公共性实现的政策措施,让我们感受到了义务教育公共性回归的缕缕曙光.在当前,以"公共性观念"为导引,不断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依然是一项未竟的国家事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