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决定》为实体经济指明了方向,也为校办工厂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本文在认真学习三中全会《决定》后,认真总结和分析了校办工厂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今后工作的方向,谈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一次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究竟从何时开始,是值得我们明确界定的.无论从战争的一般规律来看,还是从当时中日两国现实来看,"九@一八"事变既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陈华林 《船山学刊》2004,(3):182-184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化人的创造性的工作,它的工作对象是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但又不是面对人的一切方面的矛盾领域,而是面对人的某一特殊领域的矛盾,即要解决人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问题,协调人的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党在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4.
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有阶级社会以来,土地制度问题就成为统治阶级统治国民、稳定社会、巩固政权的最基本的问题,同时,土地制度的演变,客观上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本文拟就新中国建立以来不同阶段的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探索其对我国社会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以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善土地制度,使之更好地有效地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人民服务”与“爱民利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林 《船山学刊》2001,(2):87-88,105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根本宗旨,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以史为鉴而自觉确立的、以人民为本的科学的理论命题;而以往的历代统治者的“爱民利民”观,则是建立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是被迫而为的。从表而上来看,二者没有什么区别,但从其出发点和本意来讲,则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中国历史上,关心民众,尊重民意,体察民情,为民解难作为执政者的一条基本经验或为政之德,最早还是由剥削阶级统治者总结出来的。早在殷周之际,统治阶级集团中一些比较正视现实的人从殷纣残暴统治和最终自取灭亡的历史教训中就已有所察觉,…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致力于研究国家与革命的起源和本质 ,他在整个探索过程中 ,对国家的产生和社会革命起源及其作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由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地位以及对国家与革命的立论基础、认识方法的错误 ,从而没能形成科学的国家与革命观 ,以致最终导致其领导的民主革命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7.
对南丰蜜桔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作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果实生育期约7个半月;果实的纵径、横径、重量、体积在生长发育期内都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并据此将发育期分为三个时期,即幼果生长期,迅速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根据这些规律,提出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华林 《中州学刊》2001,(5):153-155
民主党派是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长期合作的亲密朋友.它们是在国共两党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的推动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斗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先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用唯物辩证法来认识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依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由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始终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