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主张把民间信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来认真对待。文章通过回顾民俗学等学科关于民间信仰的研究,指出已有的著述既是我们今后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我们要反思的对象。文章提倡以新的观念开展能够回应这个时代知识需求的调查研究,让民间信仰在公共知识中“名副其实”,不再简单地被污名化;在人们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归其本位”,不再被恶意利用。  相似文献   
2.
四大传统节日应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她作为广大民众极为重要的日常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在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社会生活当中都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功能。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公历纪年,除春节之外,其他传统节日均没有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体系。在确定国家时间制度的时候,没有把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当作整个社会的公共时间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从民众的角度,有历史传统的文化情怀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抒发;另一方面,从行政领导的角度,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节日作为公共时间资源,没有在国家的节假日体系中受到应有的重视和给予恰当的安排,忽视了这种可以在多方面发挥重大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资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化传承、情感认同、民族认同,从而成为广大民众心中的一个郁结。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国家文化部委托中国民俗学会完成“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课题。课题组成员为刘魁立、高丙中、金泽、陈连山、黄涛、施爱东。本期笔谈即为结题报告中的主要内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民族传统节日的“起源与流变”、“内涵与功能”、“象征符号”、“节日符号”等,其中主体部分由刘魁立撰写,春节部分由陈连山撰写、清明节部分由施爱东撰写、端午节部分由高丙中撰写、中秋节部分由黄涛撰写。  相似文献   
3.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改革、开放后的当代中国文化内部,主文化在以政权做基础的主导文化、经社会发展长期造就的主体文化、以及反映当前的思想潮流和社会生活风尚的主流文化这三个方面发生错位。相对于主文化而言,在文化权力关系上处于从属地位的亚文化广泛崛起,冲击着即定文化的一元格局。以某种亚文化代表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而站到了主文化对立面的反文化,已经演化为中国当代重要的文化现象。从价值系统和权力关系来看,今日中国社会文化处于多元文化的并存状态,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在不同的层次呈现为不同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表述事实是一项基础性的学术活动。对于规模上超过熟人圈子的社会,表述事实是一项让共同体存续的知识保障:因为有关于社会的事实被呈现,社会本身才能够被感知,被认同,被维护,被传承。学术活动中的事实不是现成的,对事实的表述不是现成之物的随意累积;事实需要有专门修养的人借助概念工具去发现,  相似文献   
5.
人类学国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类学在西方的学术框架中属于基础学科,在大学里也普遍设置了人类学系。在我国,人类学是正在发展中的学科,在学术界、大学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紧密相连,因此,了解学科的历史,准确地把握人类学的焦点问题,才能更好地展望学科的发展。笔者受《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之托,约请云南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4所大学的学者做了这一组笔谈。云南大学的陈庆德教授是国家重点学科民族学的学术带头人,也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的成员,他认为人类学的理论性存在问题已成为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并批评了人类学的"反理论性"趋向。北京大学的高丙中教授从国外民族志与田野调查的发展得出结论:人类学的主流研究取向是以国外社会的实地调查为依据的研究,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必须转向海外和国外研究,使中国从一个民族志的田野变为民族志的主体。事实上,国内的一些博士生已经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蒙古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厦门大学的彭兆荣教授认为人类学最基本的研究主题是讨论"关系",或者是研讨"和谐关系"。笔者简单地概括了人类学学科发展的现状,指出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必须对田野调查、族群与区域研究、应用研究、历史研究取向4个方面进行思考。当然,本次讨论是极为有限的,希望能引起学术界及同行们更多地关注人类学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过去二十年里影响深远的<写文化>中文本终于要出版了,作者借此机会成文,略述民族志在三个时代的发展,在业余民族志、科学民族志和反思民族志的演进序列里理解<写文化>一书的学术位置.文章也介绍了<写文化>从研讨会到论文集过程的基本信息,特别介绍了文集没有收入的松顿那篇把分类看作整体性修辞的论文.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现代以来对文化与(民族)自我的关系有两个认识取向,即自我否定导向的"文化自省"和自我肯定导向的"文化自觉"。从这种区别开始,在剖析文化自觉概念的意涵的基础上,阐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个举国上下广泛参与的社会过程,一方面在国家层次承认那些原来被否认的文化是"我们"全共同体的文化;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承认我们自己的社会是我们的文化的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过程的这两个承认正是中国社会的文化自觉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类学学者第一次聚集在一起讨论中国人类学的定位与规范,部分学者表达了对人类学学科与自己的社会和国际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宣示了他们对学术伦理和学科规范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民俗学的取向是历史还是现实?民俗学的对象是罕见的奇风异俗还是普通的大众生活文化?关键在于正确认识作为民俗主体的“民”。为了利于国内学者讨论上述问题时作参考,我们描述了较有成就的英美民俗学界对“民”的认识过程:一是从本民族到本种族再到全人类,二是从乡民到市民再到每个人、每种群体。总之,随着民俗学在世界的发展,“民”的范围不断在扩展,而那种把“民”定为乡下人、古人的理论可能已经不合时宜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