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8篇
综合类   7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只有拥有丰富、延续、系统文献的时间和空间的国家,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区域文化文学的研究。注重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旨在从文学地理学上弥补时间的断裂和空间的缺失。做到“时间先后”与“空间离合”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在向外流播并与异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作为反复出现的精神现象的母题,一直延续于世界各地的华文文学创作中。由于海外华文文学置于不同的文化时空,也由于生存境遇、人文经验、情感形态与内在传承性的复合,使华文文学一方面有无法割裂的同一母题的共通性,另一方面又因视点不同、情态相异、认同有别和时移景迁,相同母题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文本变奏,在跨文化语境中呈示了多元共生、异彩纷呈的风貌。  相似文献   
3.
现实的人生处境,常迫使人思考生存的价值,从而使得人们的情感与心理为某种情境所缠绕,形成一种基本的生存情态。这种生存情态是左右着人的生存方式的心理动力。中国古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古玛雅文化、巴比伦文化的没落,再无力回复,缘其心死矣。以色列人失去家园后,...  相似文献   
4.
重视语言是诗性与美感的基本需求之一。但是,同样作为一种基本需求,是要区分非诗的语言与诗的语言。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和现实性方面十分复杂的工作。为此,需要对“语言”这个演变物,作一考察与划分。  相似文献   
5.
在曲折多波的文学河床中,有时是奔涌前进的浪花,却被某些人视为逆流;有时是并不随波逐流的真诚的作家,却得不到公允的待遇。我国六十年的新诗坛上,就曾经出现过如此奇异的现象:从小感染了中国人民的忧伤,并和人民一起“欢呼”辞别了严冬的“春天”的“吹号者”,却在社会主义胜利的早晨就听不到他的歌声。  相似文献   
6.
意象如是说——诗学笔记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人们对于诗歌本性及其创作要义曾经作过诸家纷如的界说,但在诗人那里,他必须依赖他的审美直觉,依赖直觉和心智向物象的拥抱与迫近,否则他永远没法投入艺术创造。在我看来,既然诗并不陈述任何可资论证的东西,既然诗并不提供任何关于事件过程的知识,既然诗也并不抽象出任何理性思维所需要的概念,那么,诗人与艺术家总要选择诗本身所展示的一个自然起点——我们可以确认它为“意象”,流行的英译即image。  相似文献   
7.
龙泉明教授的《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的出版,引发 了学术界对中国新诗史整体研究的关注。本编辑部从陆续收到的众多热心读者的来稿中,选 发三篇既有总体意义上对中国新诗史、论研究的观照,又有对《中国新诗流变论》一书的细 读与评价的文章,辑为一组,以期推动中国新诗史、论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8.
今年1月,《郭小川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这部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集》不仅有郭小川公开发表的诗作,还包括诗人未曾发表的作品、书信、日记和“外编”部分。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全集”在国内尚属首次出版。由于大量的背景材料和诗人传记材料的披露,作为诗人、知识分子的郭小川的生活道路和精神历程的研究价值得以凸现,也为研究当代知识分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思想、生活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文本。本刊特选登部分与会者的发言和陈徒手撰写的《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的思索》一文。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士历来有“游”的传统。或作逍遣之游,或为入世之游;或游于学,或游于艺;或浮游浪游漫游,或宦游周游巡游。“游”是飘移而暂无归依之时间空间过程,也总有和一时一地的古之驿站或今之酒店相关的羁旅之所出现。“驿站”于中国历史不无人文意蕴,近代亦然。若是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向度出发,探讨了澳门在近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地位,在海上交通、对外贸易、宗教传播以及中西文化交流方面产生过的重大影响,及其80年代以降经济复苏带动文化的中兴,而在建立“文化都市”形象方面所出现的新起色,客观评价了澳门的文化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