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推广,根本上改变了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优化了小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非法人组织的困境及其法律地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非法人组织大量地客观存在 ,它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并事实上以自己的名义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然而传统民法并不承认非法人组织具有法律人格。赋予非法人组织享有法律人格 ,独立地参与民事交往和诉讼活动 ,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法权要求。在民事立法上 ,适宜创立“次法人”制度 ,确立其在经营中的有限责任和破产后成员无限责任的承担机制。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注重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过程中 ,班主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谈谈作为班主任如何在工作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 :“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办出各自的特色。”作为 2 1世纪初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赋予时代特色 ,应当遵循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战略目标 ,这就决定了当今的班…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院校,研究探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对于准确把握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开展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试就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疏导教育谈几点粗浅认识。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关于婚姻无效之诉的程序问题,因我国法无明文规定,实践中困惑多多。婚姻无效之诉从其本质上看,解释为形成之诉更为妥当;对婚姻无效之诉的具体程序和规则,宜借鉴国外立法制定专门的人事或家事诉讼程序;婚姻无效之诉的诉讼标的,则可援用新诉讼标的理论中“诉的声明说”予以解释;关于婚姻无效之诉的当事人资格问题,鉴于婚姻无效事由多是损害公益的事项,故而可对申请人范围予以适度扩张,除当事人外,相关利害关系人也可以提起。  相似文献   
6.
陈爱武 《江海学刊》2014,(2):141-149
家事诉讼是国外普遍建立的一项程序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没有这类诉讼的专门规定,但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等实体规范已经初步确立家事诉讼的基本程序规范;在审判实践中,法院通过试点探索也已对离婚等家事案件采用了特别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形成了较为特殊的审理方式和审理理念。然而,我国关于家事诉讼的立法规定是零星的、不全面的,缺乏逻辑性,各地关于家事诉讼的实践探索也呈现出各自为政、过于简单化的缺陷。为此,有必要通过全面制定家事诉讼法来整合各类家事案件,真正体现家事案件的专业化审理,实现家事诉讼的特有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陪审制度蕴涵着深厚的理念价值 ,即民主、人权和公正价值。陪审制度意味着人民通过参与审判分享部分司法权、监督司法权 ;陪审制度是保护公民或者司法弱者人身权利的一道护身符 ;陪审制度通过陪审员对案件的参与 ,体现法律维护社会正义之精神。重新审视陪审制度的内在价值 ,并在这一价值的指引下来认识我国陪审制度在现实中的命运具有重要意义。当前 ,应着力完善陪审制度的立法 ,增强陪审制度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并把它放在审判方式改革、司法改革、乃至司法现代化这一大背景下进行。  相似文献   
8.
债权人代位权诉讼与债务人自行诉讼乃分别独立之诉讼。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仅通过诉讼 )并不变更债的权属 ,原属债务人的实体权利不变 ;债权人代位权诉讼标的是程序性质的代位权关系 ,而债务人自行诉讼标的是实体债权关系 ;债务人是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案外人 ,债权人作为代位权诉讼的法定诉讼担当人 ,不替代也不消灭案外人的诉讼权利。因而 ,从权属性质、当事人地位、诉讼标的等实体和程序视角观察 ,债权人代位权不排斥债务人自行诉讼 ,两诉可以并存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与人才的培养方案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从学生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出发,根据培养方案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一套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关于“基础化、专业化、精细化、综合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性思考,旨在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文化素质课程的教改实践,为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一个具体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