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陕西关中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陕西关中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其1990~2003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和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发现实际利率、金融相关比率与关中地区经济增长率之间有着较强的负相关性;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即表现为经济增长带动了金融发展,而金融发展对关中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这说明关中地区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为此,提出必须从金融机构的数量扩张与结构优化两个方面强化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内生经济理论中的帕加诺模型,将其应用到农村金融领域,利用1985--2005年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衡量我国农村金融对经疥增长的支持程度(结果显示):农村居民收入与农村经济增长构成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农村金融深化、实际利率、农村投资都是农村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汇率变动与进出口贸易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人民币贬值对我国出口增长的效果,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是显著的。从短期来看,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合理的;但从中长期来看,若国际经济环境及国内经济状况没有发生根本好转,采取人民币适当贬值的汇率政策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对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增长路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璋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3):16-19
通过采用 C— D生产函数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后认为 ,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教育投资的增加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劳动就业人数的扩张 ,固定资产投资的追加及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的降低。因此 ,加大向西部地区教育的投资和推进城市化发展应成为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和制定西部开发政策的首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理论界提出了多种改革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理论模式。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农村经济运行的现实 ,对理论界提出的各种改革模式做一评析 ;最后认为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改革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 ,而不能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农户金融需求视角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来自陕西2098户农户调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对陕西2098户农户金融需求及满足状况的调研数据,分析发现陕西农村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问题;并采用分层饱和模型(Hierarchical ModeJ)及简约Logit模型,从农户金融需求角度对导致农户金融抑制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贷款用途等是影响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分别从扩展农户金融需求,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两个方面提出了消除农户金融抑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位数回归方法(QR)对支农贷款影响农户收入的机制与路径进行研究,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对结果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对于高收入农户,支农贷款通过增加其经营性收入而使总收入增加;对于中等收入农户,支农贷款虽然增加了其牧渔林业收入,但是更大程度减少了经营性收入,总收入表现为下降;对于低收入农户,支农贷款仅被用于生活性消费支出,总收入水平下降。这说明,即使面临相同的融资机会,农户的增收能力却各有不同。因此,要想缓解农户收入的内部不平等问题,还需要从实施瞄准性的金融扶持政策、提高农户生产率水平和持续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几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8.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都有明显的增长并已具有了相当规模,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很不均衡,这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有着重要影响。首先概述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现状,进而探讨了FDI的区位决定因素,并对相关因素和FDI的关系进行了回归检验,对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冲击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1992~2004年股票市场发展对M1、M2货币供给量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发现以股票市值代表的股票市场发展对M1、M2有着明显的吸收效应;并提出了货币政策应该对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量的吸收情况予以关注,货币政策目标应该由维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转向维持广义物价水平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 ,城市化进程的快慢及效能不仅与国家选择的城市化道路及模式有关 ,而且与其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的行为有关。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经验的总结分析 ,对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应担当的角色、所处的地位、干预调控的内容、功能界定及方式选择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