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诺斯“适应性效率”概念的内涵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配置性效率只考察静态的短期的经济绩效不同,"适应性效率"考察的是长期经济绩效的制度结构如何适应经济的变动而调整的问题,反映的是与时间进程中的经济变化相适应的制度变迁效率.以此观之,中国改革的特点是在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之间贯彻了适应性效率,制度变革目的不在于是否建成了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而是以促进经济增长为中心;而俄罗斯则寄期望于由市场机制所带来的帕累托效率式经济增长,因而一开始就全面一次性地引入市场要素.这说明帕累托效率在转型经济中并不能自然发挥作用,而制度"适应性效率"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演进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诺斯所致力研究的是如何获得经济长期持续的增长 ,这关键不是资源配置的效率 ,而是适应性效率 ,为此制度就要相对于市场竞争相对价格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在制度变迁过程中 ,路径依赖自我强化的机制既会造成增长和改善 ,又会导致停滞和锁定 ,问题是累积报酬递增的增长不会自然实现抵消和补偿均衡 ,这样作为利益结构调整的制度变革就必须面对利益得失的补偿问题 ,这将是我国渐进性制度变革能否持续推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国际贸易理论演变中的企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主体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在传统理论中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由于国际贸易考察的出发点是“国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没有给企业留下应有的位置。结果便是贸易理论诠释现实国际贸易的能力式微 ,从而形成种种不满正统贸易理论的暗流。这预示着将继往贸易理论重新整合统一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方向和必须。而这一整合的努力是通过转移关注的视角——即从关注资源配置转向经济组织——而完成的。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转向出发 ,考察企业在国际贸易理论演变中地位的升迁变化 ,把国际贸易理论分成传统、折衷、现代三个阶段 ,目的是想指出企业的重要性 ,同时也想提醒人们国际贸易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是不可缺失的 ,不能以“国家”主体替代“企业”主体。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新贸易理论”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倍受人们的关注,作为反映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贸易理论近年来也异常活跃。总体上来说,自由贸易论依然为其主导,但在实践中贸易保护的倾向却非常明显。本文旨在分析贸易理论演变的逻辑,尤其是近年来“新”贸易理论的创新特点。一、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演变从经济学说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可追溯到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的重商主义学说。此后有斯密的“绝对成本说”(1776),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1817),这些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二十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1919)和俄林… 相似文献
5.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演进及其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拓展领地的阶段和整固领地的阶段。拓展主要体现为从企业组织上打开缺口后,向契约、产权、法与经济学、公共产品、公共选择、制度演变等领域扩展的过程,其理论源于科斯对“企业性质”的探讨;整固则体现为对理论的梳理综合,是以恰当的方法将其形式化,使新制度经济学成为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的理论过程,其逻辑起点在于对“契约”的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到今天,亟须进行这样的综合工作。 相似文献
6.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7.
变国家优势为企业优势——论国际贸易企业的“主体”地位及其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替代GATT,不仅其规则涵盖的范围扩大,约束程度加强,而且对民族国家政府行为不断地"侵夺".于是,一方面是各国纷纷放松规制,另一方面是企业的购并和"合作"浪潮.这意味着国际经济竞争的重心正在从国家层次转向企业层次.本文从发达国家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乖离的现实出发,结合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演变的特点,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应定位于企业竞争力之上.因为不管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比较优势,都不能直接体现为一国的竞争优势,而必须将其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应把握企业主体的上升趋势,促进国家竞争力向企业竞争力转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世界经济演变的趋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知识经济异军突起,综合国力竞赛异常激烈,世纪之交的世界经济无疑处在深刻的演化之中。本文旨在分析这一演变的大趋势,归纳出世界经济的体系、演变的逻辑、既成的格局及其发展的动力四个趋势,并就每一趋势下的特点表现进行了剖析,最后得出结论:世界经济仍将在市场经济的体系下和发达国家“跨国思想”的逻辑下演变,将在区域集团化的基础上形成多极化的格局,其中市场的全球化和贸易的自由化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但需要指出二个不确定的变数:虚拟经济对实物经济的背离倾向和跨国公司对母国的背离倾向 相似文献
9.
总结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和特点,分析影响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国外研究生教育模式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玉海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财务舞弊问题已经从一个管理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防范和治理财务舞弊需要一个有效的系统来支撑,这包括基于企业法人治理的基础链条、基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约束链条、基于证券市场的监管链条和基于司法介入的惩治链条等四方面。通过对我国财务舞弊防范与治理的现状分析表明,以上四个链条内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需要对我国财务舞弊防范与治理系统中的基础链和监管链进行修复,同时重构约束链和惩治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