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1.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显示出一系列新特征。“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这些新趋势、新特征的研究 ,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观的首要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国家资本主义 ,是一种有别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新时代。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甚至发生了部分质变 ,但不能把“部分质变”等同于根本质变 ,将资本主义出现的这个新阶段视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或资本主义的全新形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发展和新变化 ,从理论上认真研究与探讨 ,是在当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超越之维的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绪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328-331
从现代性精神的生成、嬗变和超越现代性精神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后现代性的思想特质。通过对现代性在历史(时间)与现实(空间)的生成和嬗变的理论分析,论证了现代性精神囿于其“工具理性主义”的倾向而意识形态化。认为后现代则力图打破被固化的意识形态的束缚,渴望对“超越性”的无限追求,它追求的不是彼岸世界的美好图景,而是那种还超越的意识形态于人本身。后现代性实际上是一种基于人本质内部对自由的追求,对既有前提和框架进行的反思和超越。 相似文献
3.
胡绪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4):561-566
马克思以资本命名"现代",其现代性批判就其理论性质而言乃是对资本的现代性批判。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现代性的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性质,它体现为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和作为"社会关系"的资本的内在统一,统一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意义上展开的资本现代性批判,突出地体现为一种现代性的辨证批判,这种辨证的批判蕴含着一种资本的"边界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性理念来指导,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理念构建的关键在于坚持对资本现代性的辩证批判。 相似文献
4.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念。新发展理念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直面中国现实问题,破解中国发展难题,体现了中国道路的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有机统一;秉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革故鼎新的精神气质,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彰显了中国道路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萃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精华,深刻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哲学,体现了中国道路的中国智慧与世界意义的统一。通过对新发展理念与中国道路之间内在逻辑的学理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深刻领会中国道路究竟在何等意义上创造了中国奇迹及其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考察国内外问题教学、讨论教学等互动教学以及在“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的“问题互动教学法”的基础上,以“问题教学法”为切入点,兼融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对话教学、讨论式教学、论坛式教学及研究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提出“问题研讨式教学”,尝试从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实践直至考试方式的全方位改革,初步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关于“问题研讨式教学”改革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蕴含着独具特色的现代性批判思想。以詹姆斯·奥康纳为例,从他对现代性的“生态学诊断”、对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批判”以及对社会主义的“生态学重建”三个方面展开讨论,通过其揭示现代性的生态学旨趣。 相似文献
7.
胡绪明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40-45
通过对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生成的历史过程的梳理,论述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的本质差别在于对劳动时间的关心程度不同。按照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处于现代化运动过程中的中国已经越出第一大社会形态,正积极借鉴吸收第二大社会形态的有益成果,为向第三大社会形态发展创造现实条件,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目标就是实现现实的个人对劳动时间的关注,以及通过占有自由劳动时间而达到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