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谚语的收集、整理,夏明宇先生在他新近出版的《文化视野中的渝西谚语研究》一书中,致力于以亲历者的身份进行区域性谚语的收集、整理和还原性阐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还原地方性经验的有益尝试。著者的身份、经历和研究方式,决定了还原不可复得的文化记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齐泽克的文化批评是当代学术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话题.通过对晚期拉康关于实在界问题的批判性阐释,以及实在界与主体关系的批判性反思,他重申德国唯心主义的主体性立场.在根本上,这种主体观表现为主体躲避符号控制的疯狂.  相似文献   
3.
网络聊天已经逐渐成为现代都市人时髦的交流方式,这是一种依赖文字和现代技术的赛博空间叙事.这种叙事,既是对传统聊天的重建,也是对现实生活以及公共话题的双重逃逸,其结果,一是人的感性身体经验的缺失,二是人类内在自我中的非理性成分极度膨胀.  相似文献   
4.
在本雅明的经验理论中,他曾经提出一个核心概念:"具体的经验总体。"他认为,这个"经验总体"应该包括较少受到启蒙之光照射的文学艺术领域。在本雅明关于"经验"与故事关系论述中,他指出:讲故事艺术是经验交流的最有效形式;经验在故事中的呈现仰仗"转述、浸润与复述"三种手段;随着手工劳动的衰退,中产阶级的兴起以及战争、技术等社会生活的变化,"经验贬值了","讲故事艺术衰落了",艺术、"韵味(aura)"、传统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小说与新闻报道。但是,他仍希望通过对"故事"的解析寻找对传统的衰落的补偿。  相似文献   
5.
文化研究借助后现代主义的分析方法以及外部的新技术和体制力量,强制推行其文化策略,导致经典生产发生范式的转换。借用本雅明和尼采的思想,其转换路径分别是:从灵韵到震惊,从震惊到虚无。这种经典策略广泛满足了消费时代大众的娱乐需求,但它不可能实现文学经典的乌托邦建构,而只是经典生产中的一场造反运动,是文化市场化和经济文化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人们比较习惯于从审美现代性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角度谈论当代青年的审美心理问题。事实上,仅从生活或者美学自身的层面谈论审美心理是不够甚至不准确的。因为当代青年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其接受信息的方式有很大关系,而信息接受方式又受到新技术的影响。新技术及其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作为传统文明的阅读行为,这种影响从心灵深处改变了当代青年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7.
在传媒技术和商业文化的冲击下,人文精神的反思重新成为时代热点。然而,在纷繁复杂的文化背景之下,倡导人文精神和顺应经济发展需要之间难免产生内在矛盾。所以,今天谈论人文精神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承认经济主导的前提下,发掘文化的协调作用,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自身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QQ":公共空间的双重逃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聊天已经逐渐成为现代都市人时髦的交流方式,这是一种依赖文字和现代技术的赛博空间叙事。这种叙事,既是对传统聊天的重建,也是对现实生活以及公共话题的双重逃逸,其结果,一是人的感性身体经验的缺失,二是人类内在自我中的非理性成分极度膨胀。  相似文献   
9.
在本雅明的经验理论中,他曾经提出一个核心概念:"具体的经验总体."他认为,这个 "经验总体"应该包括较少受到启蒙之光照射的文学艺术领域.在本雅明关于"经验"与故事关系论述中,他指出:讲故事艺术是经验交流的最有效形式;经验在故事中的呈现仰仗"转述、浸润与复述"三种手段;随着手工劳动的衰退,中产阶级的兴起以及战争、技术等社会生活的变化,"经验贬值了","讲故事艺术衰落了",艺术、"韵味(aura)"、传统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小说与新闻报道.但是,他仍希望通过对"故事"的解析寻找对传统的衰落的补偿.  相似文献   
10.
阅读转型及其文化心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的来临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海德格尔所说的技术社会的认识,在技术的冲击下,作为传统文化之载体的书籍文化处身于各种视象景观的包围之中,人类如今的阅读活动及其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改变.这样,在一个消费的时代,青年亚文化逐渐提升为主流文化.在这种文化许多表征形式的背后,深藏着当代青年审美心理的改变,由于这种改变,传承文明的书籍和讲述两种方式正遭遇到巨大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