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功利化倾向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借鉴老庄的大美思想,提出并研究教学大美,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教学大美就是教学活动中的“道之美”,是教学的本源之美,教学的理想之美,也是教学美的终极关怀.教学大美的实现,不在于把学生拉到社会的美学框架中,而是使学生展现其自身的本然之美.教学大美的实现,需要不断超越功利和道德的局限,最大限度地彰显教学的生本性、课堂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并确立宽广的生命意识,实践生命化教学,把教学大美的成果体现在师生生命的大美中.  相似文献   
2.
信用评估机构的信息产品归纳为物质型、深化型和扩展型信息产品,对这三类信息产品的成本收益分析表明:信用评估机构存在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信用评估机构只有大规模、多产品生产,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共享性优势,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互动道德教育是一种新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它以互动为中心概念,反映了道德形成发展及道德教育过程的规律。互动德育将使学校德育实践建立在新的认识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际评级业发展的经验,在金融市场不成熟的国家发展资情评估业,政府推动是其主要动力。那麽在资信评估业的发展中,政府的角色应如何定位呢?因为资倍评估机构的原则是客观、独立、公正,所以政府不能在资信评估业中扮演主角,它的角色应该也只能是幕后的一个推动者。也就是说政府不能自己去踢球,他只能给踢球者制定一些激励措施,让大家有兴趣踢  相似文献   
5.
论个体的道德动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个体的道德动力应作为一个伦理学概念提出 ,并从内在道德动力、外在道德动力以及内外道德动力的结合上加以研究。个体的内在道德动力由物质驱动力和精神驱动力构成 ,个体的外在道德动力由外在激励力和外在惩罚力构成。实现外在道德动力和内在道德动力量与质的整合 ,才能不断增强个体的道德动力 ,造就具有自律精神的道德个体。  相似文献   
6.
由于信用评估制度赖以生存的市场制度不健全 ,政府对信用评估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这一行业的产品供给不足 ,导致我国信用评估业发展缓慢。为了改变现状 ,应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 ,增加行业的制度性需求 ;制定合理的行业发展框架 ,促成信用评估业的规范发展和规模经济 ;信用评估业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行业形象 ,建立有影响力的权威评估机构  相似文献   
7.
敬业:从道德规范到精神信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敬业具有重要的主体意义和崇高的社会价值。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尚“敬”及“敬业”的传统。中国要走向富强,跨入发达国家行列,必须重塑人们的敬业精神。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敬业要求人们在职业实践中畏业、研业、爱业、精业和创业;作为一种主体意识,敬业要求人们确立起内在之“敬”和精神信仰。把敬业从道德规范提升到精神信仰,我们就要向自己的历史学习,继承古代的敬业传统;还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他们在职业道德建设上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生动·互动·主动——论教学美的三个层次及其创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学美的创造,根本上依赖于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只有从更高的境界上认识和实践教学,才会创造出更高层次的教学美。生动之美是教学美的基本层次,互动之美是教学美的第二层次,主动之美是教学美的高级层次。教师的教学应沿着生动、互动、主动之路,在着力使教学生动化、互动化、主动化的过程中,追求和创造更丰富更高层次的教学美。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反映了人们缺少应有的道德动力。道德动力缺失固然与个体的内在道德动力状况有关,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外在道德动力不足。外在道德动力不足的实质是公正不足,德行得不到公正的对待,社会没有给人的内在道德动力的外化提供"得其所得"的公正保障。因而,道德动力的诉求实质上是对公正的诉求,而且首先诉求的是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0.
关于公正的研究,旨在呼应当代社会对公正的诉求并求得对现实道德问题的理性解决。传统伦理的失灵,归根到底是因为它不是以公正为本位的伦理。当代伦理的使命在于,构建公正伦理,确立公正原则,使公正这一伦理学家们的理论问题走向对人类生存实践的普遍指导。实践公正原则的关键,在于让公正原则成为社会公正建设的指导原则;实践公正原则的根本,在于塑造个体的公正精神,让公正原则内化为人的德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