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实与幻想结合、内容与形式交织,《水孩子》被誉为所有童书经典中最不可思议的作品之一。金斯莱藉由男孩汤姆的灵魂洗涤之旅思索着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与文化现实,并努力调和着自我信仰与时代精神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中国儿童幻想小说所塑造的形象在美学上与发展着的社会格格不入,因而成为最具颠覆性的“艺术异化”方式。小说家运用自己作为写作主体的支配权,在对“自然”和“文化”两种意义的幻境的塑造中达成了对我们的存在方式及状况的某种超越。在叙事的层面上,这是由中心人物从现实之境进入幻境或从幻境回到现实之境来表现的。由于幻境在文本中存在模式的不同,中心人物的穿越便也蕴含着不同的超越与回归的主题意蕴,并且始终贯穿着对权力和个体生命意志的关系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中心人物对健康人性的追求、对以自然为表象的精神家园的建构,或许可以成为抵御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狂潮的重要精神资源,这样,超越就不是逃避,而是更高意义上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儿童意象"在当代中国小说中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卫青 《江淮论坛》2005,(4):119-125
在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小说中,不只一位作家在不止一篇小说中涉及儿童.儿童作为小说家作品的一种文学构因,它在文本间反复出现或普遍发生的某一类转化方式、某一种象征或隐喻意味、某一个角色的呈现形态就构成了文本间的儿童意象.本文以莫言、苏童、迟子建、王安忆四位小说家的作品为主,分析了当代小说中几种儿童意象的构成"成分"、它们得以形成的依据、小说家对经验儿童的现实和关于儿童的文化想象进行诗学转化和运用的原则以及同一儿童意象群在不同作家那里发生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维多利亚时代的道格森在寻找以作家确立自己在世界的位置的过程中,创造了刘易斯.卡洛尔,卡洛尔创造了英语儿童文学中的经典小说《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小说中,强烈的好奇带着爱丽斯逃离不能满足自己的这个世界。但在奇境中,对真相和秩序的追寻只能是假象。小说不仅开启了儿童文学的新时代,颠覆了维多利亚人的阅读经验,自1865年以来的一百多年里,它更召唤着无数读者掉进卡洛尔生活的"奇境",刘易斯.卡洛尔这个名字,变成了一个象征符号,变成了人们在世界、在自身的虚无中试图抓住的这种或那种渴望。  相似文献   
5.
何卫青 《江淮论坛》2008,(1):183-186
中国幻想小说中所塑造的中心人物的自我表现、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行为以及理想主义、泛神论、聪慧的儿童等标记中,都包含着主体性、表现欲望、对瞬间生存的感受力、情感、差异性、与自然的融会等等诸多的浪漫主义精神质素.这些质素,在小说中,均经由童年想象与自然想象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6.
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的儿童视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历史追溯的基础上关注中国小说中的“儿童问题”。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中的“儿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存在,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将引出—个叙述学意义上的“人物—小说儿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何卫青 《学术界》2012,(6):48-53,283
过去一百多年、中国小说越来越多地把“儿童”当成一种构成因素.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的存在,决定了小说中儿童的“营造”与“诞生”有一个选择的机制,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儿童是什么”这样的一般的认识关系,而是一种意义关系,是儿童在色彩斑斓千变万化的叙事中可能彰显出的社会、文化乃至哲学意义.因此,透过“小说的儿童想像”,不仅可以通过对小说中“儿童”的各种表现形态的观照,来对折射在其中的儿童自身、儿童与成人的关系进行审视,而且也可以探寻“儿童”的种种呈现形态所体现出来的作为写作主体的小说家的文学思维方式以及背后的经验因素与文化因素,探寻儿童在进入小说以后所发生的诗学转化以及对小说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中 ,有不少是孩子。他 /她在讲述故事的同时 ,通过叙述言语行为 ,“说”出了作为孩子的心声。本文通过对其叙述可靠性问题的考察 ,拟作初步分析 ,并指出儿童在当代小说中的构形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中国小说对儿童虐待的描述逐渐多了起来,这固然可以看成是对80年代以来媒体对儿童虐待现象不断揭露的某种呼应,但小说的表述更深层的原因是儿童观的转换,其表述方式也表现出耐人寻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小说中的童年回忆叙事及其视角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小说中的童年回忆叙事是一个频繁的现象。在童年与现在的流转中 ,这种时间感的获得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成年视角与儿童视角的不断转换所积聚的时间厚度。不过 ,由于回忆心态 ,或者说童年回忆机制的不同 ,视角转换所构成的形态也有所差别。当代小说中的童年回忆叙事有五种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