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下监护事务的国家干预以司法干预为核心,发展方向从最小干预走向扩大干预,并趋于采用多元化的干预方式。司法干预的过程涉及到科学的评估,最大利益有以父母角度或者儿童角度考察者,而列清单的模式基于对相关构成要素与干扰要素的深入分析,对本原则进行司法化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以监护资格剥夺第一案为例,探讨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司法适用问题,提出既需要遵守当前立法,也需要合理运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2.
影子银行是从事具有信用、期限或流动性转换功能的类传统银行业务,且不受或仅受较少监管的金融中介。违反《票据法》真实交易规定签发票据,在法律无相应系统性与区域性风险控制与监管的非正规金融体系内转让票据和从事此票据融资业务的中介机构,均属影子银行范畴。以票据融资为例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中存在的包容保护理念缺位、监管制度缺失、相关法律法规缺失问题进行现状和原因分析,建议我国确立包容保护监管理念,构建配置优化、综合权衡的监管框架,健全机构监管和工具监管,完善相应配套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3.
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法律治理,法律治理能提供可预测的、规范的治理策略。通过从顶层设计、分层实证、信息利用、监督机制和救济机制五个方面对智慧城市法律治理进行方向性探索,以期能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就整个 2 0世纪 90年代的中国文学而言 ,文学精神品格的下降、文学思想内容的弱化和文学审美重量的消解已是不争的事实 ,文学已滑落到艺术形式的窠臼。仅就杂文创作而言 ,它在文化批判意识、作家自省意识和当代审美意识上的确存在着某些缺失现象。杂文应更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国现代杂文的思想精神内核和社会批判的骨力 ,有效整合三种意识 ,发挥它在社会批判上的最大功能  相似文献   
5.
冯源  张乐 《西部观察》2005,(6):28-33
严格意义上的“纺织品后配额时代“只存在了133天,便随着美国5月13日对中国三类服装产品的重新设定配额限制而中止.……  相似文献   
6.
“特保棒”下中国纺织如何应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11日凌晨,经过十个小时的谈判,中国和欧盟终于就解决纺织品贸贸易问题达成一致,避免了双方纺织品摩擦的进一步升级,这对今后中国解决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争端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同时对中国国内纺织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消息。然而,正如专家所言,中国纺织产业仍然需要对可能面临的困难有清醒的认识,在扩大产能及出口方面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7.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形的过程中 ,考试题目形式更加灵活多变 ,解法更具有多元性 ,并且考试题目也越来越和实际紧密结合 ;还有新旧内容相结合 ,考查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冯源 《阴山学刊》2021,(2):40-45
乌镇位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德令山镇境内,是清代内蒙古西部草原丝茶驼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通往库伦、土谢图汗部及三音诺彦汗部等地商贸中转的重要集镇之一。乌镇约于清代道光时期兴起,咸丰年间旅蒙贸易达到兴盛,光绪至民国9年(1920年)为鼎盛时期。乌镇不但是归化城、包头镇及内地糖茶布匹日用百货商品的中转枢纽,也是包头旅蒙商对外贸易的重要转运集散地。光绪年间,镇内已有资金雄厚的十八家大字号和三十多家中小商号,共计五十余家。这种丝茶驼路上发展起来的边贸集镇,为内蒙古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领域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竞争的主要资源,其地位在不断上升。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释放出更大的潜在价值,就只有更加重视利用人力资源进而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制造出更具有潜力的经济价值,本文主要探究了神州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将二者相结合,促进公司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诗·樛木》之“樛”、“葛”意蕴的生成过程大致可从三个层面着眼:一、“樛”、“葛”之本义的生成.历代学者和诗人共同参与这个过程,本着求是的原则,对“樛”、“葛”之本义进行严谨的界定与体认;二、“樛”、“葛”之象征意蕴的生成.历史地看,此过程毛诗一脉学人影响最大,他们的阐释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儒家文化的理想与期许,具有建构性;三、“樛”、“葛”之象征意蕴在诗赋中的拓展.此过程得力于历代诗人的传承与努力,使“樛”、“葛”之意蕴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积淀得愈加丰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