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本文力求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是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上义精神文明之间存在着既相互统、又相互排斥的关系。只体表现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正向作用。①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具有强大的活力,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发展生产力;因此,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有利十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这对改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硬件——图书馆、影视剧院等的建设将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3.
随着湖北省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差距的矛盾也日渐突出.本文对湖北省农村内部、城镇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指明了湖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并提出了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实现"十大对接"加速融人进程——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座城市不是孤立、封闭的系统,它与邻近的区域和城镇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王敏  刘嗣明 《城市》2007,(12):18-21
近年来,总部经济已经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大城市发展区域经济的亮点。武汉。作为华中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中部地区惟一的特大城市。也采取了种种发展总部经济的举措.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激烈的总部经济竞争中.武汉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无论是在资本、技术、人才方面,还是在城市辐射力方面均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对话的形式论述了为什么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采用 ;为什么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介绍了广东、浙江发展私有、个体经济的经验 ,提出了全国进一步发展私有、个体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综观世界经济运行的历史和中国经济运行的实践,在需求与供给的相对关系上,均衡只是特例,而非常态,即均衡是要通过调整去努力接近或实现的一种理想状态.认识需求与供给的基本规律,特别是价格在其间的重要作用,就为进一步分析、探讨中国经济的需求不足问题,并寻求有效对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的背景是:经济效益日益提高,而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收入分配格局不舍理、收入分配秩序紊乱。党的十八大对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提出了新要求,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使“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促进经济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针对这些新要求,笔者的政策建议是:大幅提高劳动报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推动以公平分配为目标的税收体制改革;规范国有企业和公务员的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社会保障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财政收入发挥其公益本质职能。  相似文献   
9.
实现“十大对接”加速融入进程——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世红  刘嗣明 《城市》2008,(8):22-25
一座城市不是孤立、封闭的系统.它与邻近的区域和城镇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说每一座城市都是区域性城市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特大城市和超级城市及其所形成的城市之间和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地带.共同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有机整体.如泛珠三角是“9+2”.长三角是“1+15”,武汉城市圈是“1+8”.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下半期,特别是97年以来,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商品向来匾乏的国家逐渐变得什么都饱和了,都卖不出去了。97年3月,电力一直紧张、限电拉闸的特大城市武汉,开始出现了有电用不出的新鲜事,市长从过去因电力紧张不好调配而头痛,转而变成现在因电力过剩用不出去而发愁。97年至今不仅武汉如此,而且全国的电力都过剩了。面对这种现状,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不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认为是生产多了,产品过剩了,中国已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了……真是这样吗?要回答这一问题,还是让我们从改革开放前的商品匾乏,供给紧张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