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法学方法论”名称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环境法学方法论”这一名称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析,包括:法、律、法律的区别;法学、律学的区别;方法、方法学、方法论的区别;学、论的区别;环境、生态的区别。这种解析,有利于环境法学方法论名称的理解和诠释,为环境法学方法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物权行为是存在的 ,并具有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双重性质。买卖中的物权行为是独立存在的 ,应从第三人的角度考察其无因性才能得出符合法理、情理的结论。善意取得制度和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具有本质的一致性 ,功能也是互补的。不能以善意取得制度否定物权行为的无因性。  相似文献   
3.
虐待动物案件、动物福利贸易壁垒、非典、禽流感等引起人们对动物立法的日益重视.动物立法的关键之一是对动物法律地位的认识.在简评动物法律地位学术观点和传统法律关系理论缺陷的基础上,在理论方面创设"生态法律关系"解释动物的法律地位问题;在实践方面提出与加强"动物福利监管"有关的基础理论观点,力图将动物的法律地位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是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的应用与发展,是物权行为“无因性之相对化”形式。善意取得制度解决了绝对化适用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造成的“恶人受益”问题和“非基于‘所有权’的无权处分”情况下的“效用真空”问题。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弥补了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判断不能”情况下的“效用真空”。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与善意取得制度具有本质的统一性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锡林刺辊间的速比,锡林盖板间的纤维负荷,粗纱伸长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若干新见解。  相似文献   
6.
"反自然性"是农业技术异化的主因,"回归自然"是农业技术发展的趋势。生物自然力是生物间"相生相克"的自然之力。在农业实践中运用生物自然力,构建促进生物自然力运用的农业法制,是解决农业异化问题、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生物自然力"这一统摄性概念和相应的理论框架,赋予了宏观统合生态农业法制建设的手段,使相关事实和法制理论化、系统化,为生态农业法制的集成和发展提供了"蓝图"。  相似文献   
7.
“主、客二分”范式中的传统法律关系可以采“主体、行为二要素说”。“主客一体”范式中的生态法律关系既注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注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生态关系,可采“生态三要素说”,即主体、客体(物)、行为。传统法律关系是在法的调整起因和机制层面上思考问题的结果。生态法律关系是在法的调整作用和功能层面上思考问题的结果。由于思考问题的层面不同,两者并不矛盾。生态法律关系是传统法律关系的发展和补充,两者可以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应融入自然大循环之中,成为自然循环的一部分,而且不会危害自然循环,甚至对自然循环有所增益和恢复.链接技术,是将某一生产链条中产生的产品或废弃物进行利用,使之成为另一生产链条中的原料,使得生产链条得以延伸或闭合的技术.链接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具有不同于传统技术的特征.探讨和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法律,促进链接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有利于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以马克思主义自然力理论为指导,从碳汇交易、生态补偿、生物安全、生态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环境法制研究的热点或准热点问题中剖析出了“生物自然力”;探讨了“生物自然力”提出的必要性及其内涵。马克思主义自然力理论的拓展——生物自然力的提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环境法制建设的创新性、具体性衔接,有利于在“自然力——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原理基础上,讨论、解决与“生物自然力”有关的中国特色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证了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的必要性及其作用,认为交易双方“选择履约意思表示一致”加“交付(登记)”即形成“实践性物权契约”;辨析了物权行为的类型;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和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具有本质的统一性、互补性;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有利于满足交易各方的“真意”,符合物权“从归属到利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和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民法典中共同发挥作用的立法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