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幸福感提升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Lyubomirsky等人提出的持续幸福感模型,包含遗传设定点、生活环境和意向活动。意向活动是幸福感提升的理论出发点。以往研究表明,采取品味、感激、希望和亲社会行为等策略均可提升幸福感。同时,文化影响幸福感的构成。文化差异使得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幸福感提升有所区别。未来国内研究者可以从社会文化信念、情绪体验和表达着手,探索提升国民幸福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幸福感的研究先前主要集中在人格、文化等外显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研究开始关注个体内在生理机制,尤其是对个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探索。研究表明,个体幸福感主要和大脑额叶皮层、扣带回、杏仁核、脑岛、纹状体以及大脑灰质有关联。研究发现胸椎脊髓区域的活性和情绪相关,表明这一区域也可能和幸福感有关联。通过对比发现,幸福感的脑区和奖赏系统脑区高度重合,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有待进一步研究。不同幸福感的个体在基因研究中也显示出了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