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沟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双向互动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水平直接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效运用,不仅要从微观即具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上着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宏观上,即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综合运用等方面进行理路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生态伦理思想的觉醒与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关系及中西方对天人关系的不同阐述;指出当前生态伦理思想的觉醒意味着某种革命性的变化,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反映了生态环境问题从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关键性因素跃升为决定性因素,并依然面临各种复杂的问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从整体上讲应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态化,而价值理想、循环经济、自主创新、绿色消费、生态文化是理解生态化生产力的理论要点。  相似文献   
3.
指出欧盟2004年启动的“伊拉斯谟世界计划”旨在推动欧洲与世界其它地区的高等教育合作交流自项目实施以来,提高了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增强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对于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并研究“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其成功与不足之处;认为中国应把握与认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态势,促进和国等教育国际化,以此提高教育和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德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研究我国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教学改革对高校德育工作已经或可能将要产生的影响,从五个方面努力探索在教学改革新形势下,用新的思路采取新的对策开创德育新局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和现代荣辱观的进步,分析了荣辱观在当代道德体系中的作用与价值。指出了面向新时期,当代荣辱观在充分发挥其道德导向性作用的基础上,与现实紧密结合,在坚持人本化和生活化的同时,具有与个人情感体验等和谐统一的优越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爱国担当应体现在教育强国上.在教育强国战略实施中,如何推动教育工作者爱国担当的价值实现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爱国担当,需要在"两个大计"战略定位指引下,明确教育工作者的强国使命;在教育"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工作目标导向下,强化教育工作者的引导意识、人格修养、识人能力、专业素养、人民立场;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下,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人格魅力、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们道德焦虑产生的根源在于法制监管和社会公德的缺失,以及学校德育的错位和人的异化.缓解现代人的道德焦虑,必须实现社会、学校、家庭和道德主体的多方联动,健全法律制度,弘扬社会公德,加强舆论导向,完善学校德育,传承家庭美德,提高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8.
“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新特点,这就要求必须全面系统地分析其成因,打破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桎梏,以加强“90后”大学生“三观”教育;突出情感教育、建立道德回报机制;鼓励“90后”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事业;培养理性的消费观、婚恋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为着力点,提升“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9.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理解、认同、接受、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过程。后现代境遇下,依托理想信念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质疑,需要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引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三观"教育,突出情感教育,重视实践教育,培养高尚情操,理性审视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健全道德回报机制,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的信仰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是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形成的,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冷静分析大学生的信仰现状、特点及其信仰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才能使大学生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